南投市的遊記應該早在五年前就寫了,照片編輯了,地圖也繪好了,除了 藍田書院已介紹過外,還有 配天宮、武德殿、出張所、南投農會、中山公園(南投公園;聚芳館)、幾棵老樹、...等等諸多景點;毫無頭緒,感覺寫起來會很亂,且畫好的地圖剛好切到 聚芳館,就這樣擱下,拖過頭後來就算了。近期路過 南投市區,在此用餐,就近拍幾張有藍天的 南投農會照片,這棟建物已登記為 歷史建築,將新舊照片整理,寫一篇歸類在「古蹟地圖」的遊記吧。
藍田書院中描述了 入伍前曾經到 南投玩上兩天,除了內文的『白天跑 南投市 名勝、古蹟,晚上在 禮拜堂外聽 聖歌。』外,我們還去了 杉林溪;兩部機車四個人遊到 竹山,上到 溪頭還不夠,直上 杉林溪,途中遇到大雨,淋著雨繼續衝。我在後座,雨水又冷又滑,怎麼抹雨滴還是一直往臉上噴,到達目的地看到騎車的兩位同學兩道鼻涕直流,才知道臉上的雨水是有加料的,我與另一位後座的同學也不管水龍頭的水有多冰,拼命洗臉。杉林溪是到了,四個人冷到嘴唇都發紫,全身打哆嗦,很快便下山了。
一群認識40年的老友還保持聯絡著,年少輕狂的往事聊起來總是沒完沒了,就此打住,還是回頭看看這棟 南投市農會建築吧。這棟農會大樓位於復興路與龍井街交會路口,原為 南投信用組合辦公大樓,建於 昭和11年(1936年),為一座“凵”字形加強磚建築,以實用為主的 現代風格,一、二樓皆開大型方窗;正立面距馬路8公尺形成廣場,入口處加設雨庇,外牆以洗石子加淺色十三溝面磚修飾,頂鋪 日本瓦。關於這種十三溝面磚亦稱為“國防磚”的說法,個人寧願相信只是一種流行款式,請點入「田中農會」觀看。
南投農會大樓 集集烈震(921大地震)遭到重創,臨復興路的一側[圖1]可清楚見到痕跡。牆面頂上有個圓形農會標誌[圖2],上面有1920年代 臺灣總督府“台”字標誌,下方一個“農”字,表明 信用組合即今日農會功能;日治時期標誌與 光復後使用的圓形標誌僅些微差異,即上方三角形頂封閉改為有缺刻。一、二樓開的這種大型方窗稱「重錘窗」[圖3],常見於 日治時期官方建築及獨棟民宅,上層是氣窗,下層長窗是上下開合的疊窗,利用槓桿原理,讓開啟的窗戶停留在任意高度。舊農會大樓旁一棟新大樓[圖4],在大地震後剛好遞補受損的舊大樓;兩樓並存看起來很協調,可知當初新樓設計者的用心。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參考資料:文化部 台灣大百科 南投市農會
南投縣政府 南投市農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