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沖積扇平原.jpg
南澳沖積扇平原,道路盡頭右側山腳為 南澳聚落及火車站。

蘇花公路為 台灣最險峻的海岸公路,昔日單向管制時代,車輛必需在沿途幾處小沖積扇平原等待會車,其中最大的會車點是 南澳。南澳是指 南澳北溪與南溪沖積而成的平原,此處在 清代及 日治初期為蕃界。同治7年(1868年),英國人 荷恩(James Horn)曾在此築堡壘,開啟了 英國在 大南澳短暫的殖民;大清帝國雖視此為化外之地,又不能坐視不管,除以外交手段交涉外並無較具體的行動。

南澳1.png

同治10年(1871年)「牡丹社事件」後,大清帝國才警覺到 台灣邊防的重要性,在 欽差大臣 沈葆楨奏請「開山撫番」後,派遣官兵修築道路,打通 台灣東部。其中 北路由 福建 陸路提督 羅大春率領十三營官兵,由 蘇澳往南開闢,稱「大南澳道」;於 同治13年(1874年),清軍駐進 南澳溪北岸,與 大南澳 泰雅族之間的爭紛展開。光緒16年(1890年),台灣巡撫 劉銘傳派兵攻入 塔壁罕(東澳舊部落),對 東澳、南澳控制取得優勢。

日治後於 大正3年(1914年)藉討伐 泰雅族 太魯閣群之際,完全控制了此地 原住民;大正13年(1924年) 台灣總督府獎勵移民開墾 大南澳,將土地依移民來源地分為七組四大區域,分別由 宜蘭、羅東、蘇澳及 新竹等地新移民開墾,大南澳地區始出現 漢人全面性定居;平原部分全數規劃成新墾區,大南澳地區成為 泰雅族與 漢族共同生活圈。

南澳.png
本地圖範圍為上張地圖中藍色方塊區域

泰雅族在 南澳沖積扇平原的居住地,多在平原與山區交界處山坡,為 日治時期為了有效管理 原住民部落,半強制半勸導將散佈山區的 原住民移居而形成的聚落;並且在「漢蕃隔離」的政策下,大正年間,將 東澳、南澳 漢族新移民開墾地歸屬於 蘇澳郡 蘇澳街,至此 南澳沖積扇平原絕大部分土地納入「街、庄」管轄,山區則仍為 蘇澳郡轄下的「蕃地」。

光復後政府承襲 總督府政策,繼續半強制半誘導讓 原住民集中於聚落,並將原「蕃地」分為 南澳[圖1]、碧侯、金岳、武塔、金洋、東岳 與 澳花[註]等七個村落,行政區域改稱 南澳鄉。其中前面四村落在 南澳沖積扇平原邊緣,南澳沖積扇平原的 漢族聚落歸屬 蘇澳鎮管轄;從 清治、日治到 中華民國,泰雅族完全失去了沖積扇平原廣大的土地。

大南澳1.jpg

南澳的 漢族聚落則依當時來自不同地區移民,分為 南澳、浪速(娜娘;今 朝陽)、蔗廍和 海岸四處較大聚落,行政區域屬於 蘇澳鎮。其中 娜娘聚落為 閩、客共組村落,而 海岸的居民尚有包括於 昭和3年(1928年),由 南方澳  猴猴社遷入的 平埔族居民;兩聚落屬於 蘇澳鎮 朝陽里。漢族移民為了求平安與心靈寄託自然會蓋廟,四處聚落各發展出自己的信仰中心;南澳 震安宮[圖2]、朝陽 天后宮[圖3]及 海岸 天祝宮皆為 媽祖廟,蔗廍的 鎮南宮[圖4]則為 關帝廟。

自強號列車.jpg
南澳車站自強號列車停靠,月台上的旅客在列車開動前大多回車上,僅少數人真的在此下車。

蘇花公路(台9公路)和 北迴鐵路為 南澳與外地溝通管道,南澳街區以 蘇花公路為界,以北為 泰雅族居住地,行政區域為 南澳鄉 南澳村,南澳鄉公所亦座落於此。以南則為 漢族聚落,包括 南澳火車站,屬於 蘇澳鎮 南強里,範圍包括 蔗廍聚落。假日北迴鐵路各級列車頻繁通過 南澳,但在此上下車的旅客很少,來 南澳可以享受到一份真正的清靜。

大南澳2.jpg

[註]宜蘭縣 南澳鄉共轄七個村落,除 南澳沖積扇平原的四村落外,金洋部落位於 南澳南溪河床上,為 金洋社外,另有光復後遷移 奎諾斯社與 哈卡巴里斯社共組成的部落。東岳部落由 上、下東澳組成,位置在 蘇澳之南、南澳之北,一樣為與世隔絕的獨立沖積平原;因 東澳溪流域面積小,無法形成廣大沖積扇,有明顯海灣。澳花部落則為處於 大濁水溪(和平溪)與支流 楓溪合流處,更是與外地隔絕的村落;由六個不同的社群組成,至今 日語詞彙仍在部落內普遍使用。

其他城鄉請點選:城鄉地圖

參考資料:蘇澳鎮公所

                 南澳鄉公所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038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