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綠豆 新北 林口 文化二路(1).jpg
新北 林口 文化二路

Vigna radiata (L.) Wilczek  綠豆  [豆科/蝶形花亞科]

Phaseolus radiatus L. var. typica D. Prain.

Phaseolus radiatus L.

綠豆 新北 林口 文化二路.jpg
新北 林口 文化二路

特徵:一年生直立或半直立草本,莖具纏繞性,被褐色或灰色粗毛。三出複葉,葉柄明顯,長5~20cm;托葉明顯,披針形至闊披針形。小葉卵形、寬卵形至菱形,長度可超過15cm;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鈍或圓,稍歪基,上下表面被毛;小葉柄短,長0.3~0.6cm。

綠豆 宜蘭 台7丙 牛鬪(1).jpg
宜蘭 台7丙 牛鬪

蝶形花黃色或黃綠色,腋生總狀花序;花萼5裂,被毛,上位裂片合生,下位裂片鈍鋸齒狀。旗瓣闊圓形,先端圓或微凹,向內彎;翼瓣卵形,開展;龍骨瓣鐮刀狀,捲曲。莢果圓柱狀,長6~7cm,散生或密生粗毛;種子橢圓形,綠色、綠褐色或綠黃色,種臍卵狀三角形。

綠豆 宜蘭 頭城 北關.jpg
宜蘭 頭城 北關

分布:原產於 印度,廣泛栽植於全球熱帶、亞熱帶地區,為食用豆類之一;除食用豆子外,製成 綠豆沙、綠豆糕,還可以孵化 豆芽菜食用,亦是 冬粉、涼粉製造材料。中國、泰國、緬甸、為主要出口供應國,台灣栽培主要在 台南,栽培面積達數百公頃。本種台灣歸化於全島荒地、開闊地、路邊,通常零星出現,幾株成叢出現。

綠豆(Vigna radiata)栽培品種很多,植株外觀及豆子顏色、大小差異皆大。野外見到的野生綠豆究竟是栽培逸出、運輸過程掉落或其他原因,總是在莫名其妙的位置看見 綠豆。個人大致上的辨別是,在低海拔地區看到野生 豇豆(VIGNA),直立,上部纏繞;花黃色,稍大,龍骨瓣類似 小豇豆(V. minima)般捲曲,翼瓣開展;小葉類似 濱豇豆(V. marina)卵形或寬卵形,植株明顯被粗毛,莢果與 長葉豇豆(V. luteola)般被粗毛,有時較粗大,被毛相當或更多。遇到這樣的 豇豆(VIGNA),應該就是野生的 綠豆(V. radiata)了。

綠豆 宜蘭 台7丙 牛鬪.jpg
宜蘭 台7丙 牛鬪

女兒小學一年級或二年級時,從學校帶回幾顆 綠豆,說 老師交代要種植及觀察,兩個弟弟也吵著要種,所以到市場再要了幾顆 綠豆,以棉花加水孵出芽來,待長出三出複葉後移到花盆裡種,還架了支架讓它纏繞。結果植株患了嚴重銹病,還長出許多紅蜘蛛。隔年 大兒子也從學校帶回 綠豆,連著兩年嘗試,都有銹葉病和紅蜘蛛困擾,收成時都是以二、三十顆換回個位粒數,慘不忍睹。我要說的是,種的 綠豆都分兩批,植株的樣子差異度大,但莢果被毛情況差異極大,莢果有被毛很密和很疏的情形。

綠豆(V. radiata)栽植年代久遠,品種繁複,市場見到的 綠豆大小、顏色、光澤差異很大。個人在野外見到 野生綠豆次數不多,植株外觀差異不大,但莢果有明顯差異。《臺灣豆科植物圖鑑》列出的 豇豆屬(VIGNA)有14種,排除非黃色花的數種食用 豇豆(V. unguiculata)外,是否當中有些是 赤小豆(V. umbellata)?這很頭疼。內文選三組照片,植株下部都是先直立生長,上部才纏繞於其他植物上,就當它們是野生的 綠豆(V. radiata)吧。

豆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豆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四卷 鐘詩文

                 臺灣豆科植物圖鑑 曾彥學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