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絨毛陷紋金龜 新北 烏來(1).jpg
♂蟲 新北 烏來

鞘翅目  金龜子科  花金龜亞科  陷紋金龜族

Taeniodera flavofasciata formosana (Moser)  絨毛陷紋金龜

Carolina formosana Moser

Macronota lata Bourgoin

Macronota monaldaoi Kano

別稱:黃帶穿花金龜

絨毛陷紋金龜 新竹 娥眉 獅頭山.jpg
♀蟲 新竹 娥眉 獅頭山

特徵:體長20~25mm,體色雌雄不同。雄蟲背側絨毛狀,缺光澤;腹面未被毛部分具光澤。頭部黑色,具小點刻;頭楯前緣中央凹入。前胸背板黑色,密生點刻,側緣中段以後及後緣中央小盾板前有明顯凹入。中胸側板具黃色至橙黃色斑紋,黃色斑紋一直連結至後胸腹板、後胸側板。

小盾板黑色;翅鞘黑色,側緣具黃色至橙黃色斑紋,部分個體在翅鞘中後段斑紋較大,延伸至背側,部分個體斑紋不明顯;翅鞘兩側以及中央中後段具凹陷部分。各節腹板兩側均具黃色至橙黃色斑紋,第4、5節或僅第5節腹板斑紋特大,部分個體甚至相連,整個腹節呈黃色至橙黃色。

雌蟲頭部、前胸背板、中胸側板、小盾板和翅鞘為褐色,缺光澤。腹側為黑色,具光澤;前胸腹板兩側、中胸腹板及各節腹板兩側顏色同背側;細看其褐色部分與黑色部分類似雄蟲斑紋,因色差不明顯,雌蟲整體看起來呈暗褐色。雌雄蟲足部皆為黑色,雄蟲個足脛節細長,前足脛節3枚外緣齒較細;雌蟲各足脛節稍寬,前足脛節3枚外齒較粗。

絨毛陷紋金龜 新北 烏來.jpg
♂蟲 新北 烏來

分布Taeniodera flavofasciata分布於 不丹、阿薩姆和 台灣,不丹、阿薩姆的亞種為原(承、指)名亞種 Taeniodera flavofasciata flavofasciata,而 Taeniodera flavofasciata formosana為 台灣特有亞種。本種分布於低至中海拔山區,訪花、吸食漿果或棲息於樹上枝椏間,成蟲活動通常在4~7月。

台灣目前已發表的 陷紋金龜族(TAENIODERINI)包含 陷紋金龜屬(COILODERA)、黃帶陷紋金龜屬(TAENIODEAR)、四條陷紋金龜屬(EUSELATES)、和 長毛陷紋金龜屬(MACRONOTOPS)等4個屬共7種。雖歸類在 花金龜亞科(CETONIINAE)中,但長相與花金龜有大幅度差異,前胸背板後緣窄,翅鞘中後段凹陷,色彩豐富是其特徵。一般而言,陷紋金龜動作較其他花金龜敏捷,飛行技巧堪稱金龜子中的佼佼者。

絨毛陷紋金龜(Taeniodera flavofasciata formosana)算是其中數量較少的種類,所謂的常見、少見是相對的,也就是比較級的;撈花時有幾種陷紋金龜一網達十數隻或更多,絨毛陷紋金龜相較下數量沒那麼多,很少見。陷紋金龜喜歡訪樹花,大多聚集在樹冠層,想拍生態照不容易,除非找到高度合適的樹,否則就算遇到,距離太遠拍下來也看不出特徵。

個人撈花時曾遇上 叉斑陷紋金龜(Euselates proxima)、巴蘭陷紋金龜(Euselates perraudieri taivanica)、黑斑陷紋金龜(Taeniodera nigricollis viridula)等三種爆量經驗,就是抓到不想抓或現場慢慢挑選斑紋。遇到爆量時要珍惜,別以為牠們就很常見,同地點、同季節再訪,可能連著幾年數量很少,或根本沒見著;陷紋金龜就是這樣,未預期來一大堆,專程尋卻常落空。

金龜子相關種類請點選:金龜子總科目錄

參考資料:台灣生物圖鑑2 植食性金龜 余清金 等---木生昆蟲出版

                 嘎嘎昆蟲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