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初年,由台北、基隆、台南開始實施市街改正,將市區原有狹窄、彎曲的街道,以計畫性的規劃道路、闢下水道、建公園,城鎮脫胎換骨,成為現代化都市。南投於 大正元年(1912年)起施行市街改正,棋盤式的市街中規劃圓環,並在東側 貓羅溪支流排水(平和大排)邊闢建 南投公園。
南投公園在光復後更名為「中山公園」,有記憶以來對各地的“中山公園”充滿反感,一座冠以地名的公園,何苦改名字呢?改朝換代,歌頌前朝事蹟或政治人物名稱的公共場所更名,這無可厚非,但為什麼連以地名為名稱的場所都改成“中山”、“中正”呢。一直以來對這種官場文化無法苟同,直到各地政黨輪替後,才了解到操弄公共財是最廉價又能達到宣揚效果的手法,原本的“中山”改成“228”或“和平”。對我而言,這種消費一樣讓人反感,還更反感,所以我都盡量避免使用這種名稱。
由民生街走入 南投公園,有一小列靜態展示的 台糖火車[圖1],曾經到處跑拍火車,中部以北的 台糖火車母(頭)大致都拍了,沒想到這裡遺漏了一輛。細細看這部 台糖機(關)車,是1967年出廠的 日立機(關)車818號,原配署在 屏東糖廠。再往內走,公園內的歷史建築「聚芳館」在最裡側[圖2],說來好笑,以前以為這棟建築是近代仿造物,不曾拍照,這次才補拍它。聚芳館建於 大正11年(1922年),是一座「南投郡物產陳列館」,展示 南投燒(陶)、製糖業、...等等物產;採仿歐式建築,大斜角屋頂、迴廊、圓柱、...,風格獨特。
「聚芳館」兩處嵌著燙金字招牌都寫『聚芳園』,一時間覺得哪裡怪怪的又看不出來,回家後上網查才知登錄資料是『聚芳館』,2005年登錄為歷史建築。面對 聚芳館左手邊有一座蛇窯[圖3],以前來時沒搭棚,現在有棚架,下方還擺設桌椅,有四位長輩在聊天,不便叨擾,未近拍。前面說過,公園建在 貓羅溪支流排水(平和大排)邊,公園臨排水邊建有親水設施[圖4],立意良好可惜水質太髒,可惜了。
南投公園內大樹林立,聚芳館前大草坪有三棵巨大的樹,最靠近 聚芳館的是 掌葉蘋婆,上頭還有乾枯開裂的果實,可惜樹下沒找到 蘋婆子。隔壁是一株高聳的 黑板樹,蘋婆高大、開闊、茂盛的樹型硬是把高聳、稀疏的 黑板樹比下去。再旁邊一棵是 樟樹嗎,我只有隨手拍幾張遠距離照片,感覺是但樹型不典型,不敢確定。那天路過 南投公園,進入街區是想找東西吃,又飢又渴下公園內沒停留多久,改天若有機會再慢慢清點公園內的大樹吧。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參考資料:文化部文化資產網 南投市中山公園「聚芳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