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icum formosanum Maxim. 台灣金絲桃 [金絲桃科]
Takasagoya formasana (Maxim.) Y. Kimura
特徵:灌木,高約20cm;莖圓,老枝具2條縱紋,節短於葉。葉,對生,無柄;卵形至橢圓形,長2~6cm,寬1.1~2.9cm;先端鈍,基部楔形,網紋及不明顯,表面僅具灰色點腺。花頂生,1~3朵;萼片5,略合生,裂瓣披針形直狹橢圓形,近等大或不等大;先端尖銳,花蕾期及果期直立。花黃色,花徑2.5~3.5cm,雄蕊5束,多數,花柱完全合生。蒴果寬卵倒圓錐形,長0.8~0.9cm;種子表面有線狀網紋。
分布:特有種,僅分布於北部、中部山區,數量相當零星。陽明山國家公園的 大屯火山群和 磺嘴火山群有較穩定族群,喜生於排水良好的半遮陰岩壁地形。花期通常在6月前後。
本種數量不多,醫藥上與 連翹(H. ascyron)同具功效,加上其本身植物體不大,鮮黃色花朵花徑大,極具觀賞價值,採集壓力非常大。特有種加上稀少性,屬特稀有植物,行政院農委會將本種定為易受害(VU)等級。
灌木型的 金絲桃(HYPERICUM)花朵外觀近似,觀察或拍照需注意萼瓣,比較花瓣與萼瓣比例。台灣金絲桃(H. formosanum)的葉子卵形至橢圓形,其他種類葉子多為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可以葉形區別。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內 清水金絲桃(H. nakamurai)葉子也是橢圓形,但一般來說還是較 台灣金絲桃(H. formosanum)狹長些,且其萼瓣為紅褐色,不至於搞混。
金絲桃科相關種類請點選:金絲桃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貳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四卷 鐘詩文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