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yera rubicunda (Blume) Lindl. 長苞斑葉蘭 [蘭科]
Goodyera grandis (Blume) Blume
Salacistis rubicunda (Blume) T.C. Hsu, comb. nov.
Neottia rubicunda Blume
Goodyera longibracteata Hayata
Goodyera longicolumna Hayata
別稱:毛苞斑葉蘭
特徵:植物體高30~80cm長。下部莖匍匐,具節;上部莖直立,圓柱狀,甚粗,淡綠色。葉7~9枚,紙質,長橢圓形、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具明顯之3條主脈;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下表面皆綠色;具柄,葉柄長2~5cm,基部抱莖成鞘。
花莖直立,長15~20cm,被短柔毛;上部紅褐色。總狀花序,著花多數,密集。苞片披針形,被短毛,紅褐色,先端漸尖。萼片紅褐色,背側背短毛,長0.7~0.85cm;上萼片線狀長橢圓形,先端鈍,與花瓣接合成罩狀;側萼片張開,線狀長橢圓形,先端略扭曲。唇瓣長約0.6~0.65cm,內面白色,背側黃色,基部囊狀,先端反捲成舌狀;內面有線毛。
分布:琉球、台灣、馬來西亞、印尼。台灣分布於低至中海拔山區,主要出現在潮濕森林稍透光處或道路邊坡林緣。盛花期通常在7~9月,常同時間成群齊開。
台灣已發表 斑葉蘭屬(GOODYERA)的成員有廿種,植株從小型到中大型都有,花朵通常偏小、半張,色澤也不醒目,但因是 蘭科(ORCHID)成員,受關注程度較別科(FAMILY)同樣其貌不揚的野花高出許多。長苞斑葉蘭(G. rubicunda)成群開在路邊,停下腳步拿相機拍,經過的遊客好奇問:『拍什麼?』,當聽到是蘭花後,才會有部分人拿起手機跟著拍。本種應該是花朵顏色不討喜,才不易引起注意,放大照片細看,還是有蘭花特有的氣質吧。
新出版的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二卷(許天銓、鐘詩文著)中將植物體較大,葉片通常也較大,葉膜質,表面無斑紋。側萼片自基部起即開展或反摺,唇瓣先端強烈反捲的種類劃歸 大斑葉蘭屬(SALACISTIS)。Goodyera rubicunda特徵完全符合上述,學名改為 Salacistis rubicunda,另外 斑葉蘭(GOODYERA)中的大型種 尾唇斑葉蘭(G. fumata)亦劃歸新屬(SALACISTIS),另一大型種 穗花斑葉蘭(G. procera)則因為花朵特徵不符合,未做更動。
蘭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蘭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伍卷
中国植物志
台灣蘭科植物 1 林讚標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二卷 鐘詩文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