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11月8日
秋季是多種 豆子開花結果季節,想趁花、果期累積些照片,無奈 北部 豆科植物種類較少,只好往中、南部跑;連著兩週與 老婆到 台中 大肚台地,選擇台地偏南的 竹坑北坑兩側崖頂,在荒煙漫草中尋覓。竹坑北坑在「竹坑─南寮登山步道」修築前來過幾次,比較喜歡當時的環境;整理後的坑谷,設施增多了,遊客也增加了,但太過人工化。
拒馬,左邊有牌子寫『軍事用地 禁止進入』,右邊水泥柱有△↑標誌。據悉,平常時間並未管制,除非有演習;隔日有自行車越野賽,部分選手來此地先行考察,進出無限制。
坑谷兩側的崖頂海拔約200公尺,北側是電塔區,南側是軍方訓練場地,環境較坑谷自然。本週選擇到南側崖頂,對這裡的環境陌生,範圍大無法細細尋找,沒找到較稀少的 豆子,算沒什麼收穫。2009年曾來過一次 竹坑山,根據記憶,輕鬆找到 三角點。這一篇以描述 竹坑山行程為主,後半段再以照片介紹「竹坑─南寮登山步道」幾個景點。
竹坑山
找到登山口即可輕鬆到達 竹坑山三角點,實在也不知該怎麼描述這裡,若是從 亨德紀念公園(圓形水池)走過來,順著崖頂邊緣 南寮巷21弄往南走,達巷弄底90°轉彎,此處立了「瑞井步道」指標[圖1],這裡算 竹坑山登山口。若是開車走 特三道路(136縣道),轉 中沙路或 遊園路,都是走到 中蔗路,往西進入 太平路7巷。這是條雙向道,路邊停車方便,下車後往崖邊走;道路轉彎處立了即「瑞井步道」指標處,若轉彎後續行,就接上 南寮巷。
走入黃土路車道,卵石多坑坑洞洞很難走,約500多公尺後有 拒馬[首圖],此後進入 軍方訓練場,隔天(11月9日)有 自行車越野賽,沿路都放置標示。順主道路前進,叉路皆取右,崖邊 竹叢[圖2]是重要地標,依稀記得 基石距 竹叢不遠。循小徑切入 竹叢,路跡不清退回主道路續前行,幾分鐘後可見崖邊成排水泥柱[圖3];發現右側有明顯路徑,走入後至水泥柱邊,依登山布條沿水泥柱前進,約1分鐘見到 三角點[圖4]。竹坑山,海拔206m,有一顆三等三角點161號。
竹坑-南寮登山步道
大肚山南段近年新闢了許多休閒步道,其中「竹坑─南寮登山步道」是以 竹坑北坑及其北側崖頂修建的步道系統,竹坑端由 高速公路橋下停車場起步,直行為 C線(溪谷線),走 木本橋跨 竹坑溪循稜線登崖頂為 A、B線,步道終點(南寮端起點)在 亨德紀念公園,此處有一座圓形大水池,以及 社區活動中心、廟宇 福建宮。
竹坑端起點在 高速公路橋下[圖5],闢有大型停車場,橋下一座 木本橋跨 竹坑溪,名稱是紀念 陳木本先生,陳公 日治時期 台北師範畢業,為 龍井聞人,光復後連任1~3屆 鄉長。若選擇 C線(竹坑北坑),緩緩上升先達 大葉合歡小廣場[下圖],再抵 林氏先民開鑿的 古井[圖6];這裡是遊客聚集之處,水源豐沛,昔日常有 牛群聚集。古井旁有 木棧道(天梯)[圖7]連接崖頂(A、B線),若續直行,一段陡上(好漢坡)後,達崖頂的 林氏宗祠[圖8],有小車道通 亨德公園與 大水池。
幾次來 竹坑北坑都沒有規規矩矩走規劃步道,途中會尋找路徑切入 保線路,在 竹坑北坑與 龍崗南坑間的草原坡行走。規劃步道上種植太多不該在此出現的花、草、樹木,走起來如同逛公園,是我偏離步道的主因。在荒煙漫草中看看 台灣海棗群落,看看 艾、小艾、台灣澤蘭,看看 花生田、番薯田、兔尾草田,比刻意營造的步道景觀有趣多了。
A、B線有較明顯的爬坡,走完階梯後至崖頂接上產業道路,行約500公尺遇一座 福德祠[圖9],旁有一棵 大榕樹[圖10],形成一個小廣場;缺少遮陰的路線,自動販賣機總聚集人潮,這可是崖頂線唯一補充飲水之處唷。南寮端起點是 亨德紀念公園[圖12],旁邊有 亨德博士雕像[圖11],這位在 東海大學任教的 博士,投入畢生積蓄,鑿井供水,解決地方缺水之苦。
南寮─竹坑登山步道景觀或許不是很美,闢建過程也破壞了自然環境,但是其在人文上卻是具意義的。走一趟步道,了解到 竹坑人士 陳木本先生服務鄉梓,林氏昆仲鑿井開墾 竹坑北坑,還有 亨德博士在 民國52年(1963年)讓 南寮地區有 自來水;這些當地的點點滴滴,若非步道沿途 告示、解說牌,外地人很難知曉,這才是這條步道真正的價值吧。
其他登山紀錄請連結:登山-三角點目錄
參考資料:南寮─竹坑登山步道沿途解說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