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西螺 太平媽祖.jpg
福興宮 太平媽祖

五月初一趟「雲林---西螺、虎尾、斗南、斗六一日行」提到:『篇幅會過長,本篇僅敘述行程,鄉鎮介紹日後再以「城鄉雜記」方式介紹。』;想介紹的 植物太多,排擠了說好要寫的 遊記,結果一拖兩個月。西螺、虎尾、斗南、斗六都是 雲林的大鎮,開發時間早,文史、古蹟豐富,一趟蜻蜓點水式旅遊,了解有限;採取小範圍景點介紹,選擇描述一條街或幾座重要建築方式,補充這趟「一日遊」行程。

西螺.jpg

西螺是 濁水溪流域 漢人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這座南岸渡口,在 康熙年間形成聚落,康熙53年(1714年) 諸羅知縣 周鐘瑄捐獻資助,開發「西螺堡」,東螺、西螺兩庄初具規模。今日的 西螺是以 昭和9年(1934年)「市街改正」計畫為雛型發展出來的市區,老市區中以 延平路保存最多老建築,本篇就來看一看這條老街上的舊建築。

西螺 泰山石敢當.jpg
泰山石敢當

延平老街東起 大同路與 大橋路銜接處,路口 濁水溪堤防上有一座 道光7年(1827年)所立的「泰山石敢當」[上圖],是 全台灣最大的一座「石敢當」,因大同路擴建而遷移此處。石碑正面上部刻著 劍獅,接著是有玄機的『泰山石敢當』幾個大字,『泰』字“水”少一點,『石』字則多一點,這是一座避煞、治水的 石敢當。

西螺 東市場騎樓.jpg
東市場騎樓

步入 延平路街頭,可見到左側「丸莊醬油」展示中心,右側開始出現 昭和初期「市街改正」的老街屋。接著是「東市場」[上圖],這座市場是 日治晚期延伸到 美援時期的產物,市場主體立面鋼材是 西螺大橋騰餘材料;民國99年(2010年)公告為 歷史建築,整修後古蹟活化再利用,內有飲食、商店以及 西螺產業介紹、展示空間。通過 天井走入後巷,可到達「西螺戲院」,是老街區少數的大型建物。

西螺 延平路218號~.jpg
延平路218號前後街屋立面

東市場到 福興宮之間是 延平老街的精華路段,1935年(民國24年、昭和10年) 關刀山大地震後,有鑒於 仿巴洛克建築厚重、繁複的 山頭,地震時倒塌或剝落的掉落物,對人員造成極大傷害,街屋立面裝飾改以 女兒牆或 較簡潔 山頭為主。延平老街在 昭和12年(1937年)擴寬,將原本寬窄不一的街道整理為15.5公尺寬示範道路;因應時代潮流,街屋立面除一般傳統山牆裝飾外,另有納入不對稱幾何曲線、拉丁字母欄杆等前衛造型。

西螺 延平老街(1).jpg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延平路66號的「螺溪齒科」[圖1]不對稱幾何造型屋筵,以及74~78號「金玉成商會」[圖2]等三連棟不對稱裝飾樓房及 鐘樓,讓 延平老街呈現出與眾不同的風采。斜對面幾家知名 醬油廠門市並立[圖3],走一趟 延平老街就知道“醬油王國”名不虛傳。另外 92號的「捷發錢記茶莊」[圖4]也是老街知名建築,許氏屋主無償提供「螺陽文教基金會」當作「文化館」使用,開放內部參觀。

西螺 福興宮.jpg
西螺 福興宮 太平媽祖

續行來到 媽祖廟「福興宮」,沿革記載,康熙56年(1717年) 福建 湧泉寺僧人 明海法師,供請 媚洲媽祖神像來台,雍正元年(1723年)建廟。福興宮 媽祖又稱「太平媽」,別於 鎮公所附近「廣福宮」媽祖廟;這座稱為「老大媽」的廟宇年代更久遠,相傳創建於 順治年間。既有「廣福宮」、「福興宮」,當然少不了「廣興宮」,是供俸 三山國王,創建於 乾隆25年(1759年)。這些代久遠老廟宇名稱,描述著 先民開墾事蹟。西螺街區南緣另有「振文書院」,列名 三級古蹟,可點連結觀看。

西螺 延平老街.jpg

西螺許多老宅陽台採用 羅馬拚字當作欄杆,非常有趣,[圖5] 延平路145號角間即是。續往西行,一樣有著許多老街屋,[圖6]是延平路、建興路十字路口的角間,在此用過餐,所以選這張。建興路往北直通 西螺大橋,一樣有連棟街屋,[圖7]是四年前老宅剛整修後的模樣;續行 延平路,位於 平和路叉路口有「台芳烘培工房」[圖8],是老屋活化典範,店家經營的有聲有色。再往西行,街屋一樣是新舊並列,之後漸離市區,延平老街就介紹到此。

其他城鄉請點選:城鄉地圖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參考資料:西螺鎮公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