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氏杜鵑 太平山(1).jpg
森氏杜鵑 宜蘭 太平山

Rhododendron morii Hayata  森氏杜鵑  [杜鵑花科]

Rhododendron pseudochrysanthum Hayata

Rhododendron hyperythrum Hayata

[註]近年合併為 玉山杜鵑(R. pseudochrysanthum),因兩者間變異呈連續性,區隔困難,目前視為同種;是否具變種身份,尚待討論。

森氏杜鵑 三星山.jpg
森氏杜鵑 宜蘭 三星山

別稱:玉山杜鵑 (合併後使用的中文名稱)、石楠

特徵:小喬木,高可達10m以上;小枝堅直,光滑。葉,革質,長橢 圓形至披針形;長6~10cm,寬1.5~3.5cm,基部常圓或盾,偶漸狹,葉平整稀反捲;葉背偶有褐毛,有稀疏腺點。葉柄扁平,被毛或光滑,長2~3cm。花,鐘形,8~20朵頂生成繖房狀(近繖形),粉紅色或白色,稀黃色;雄蕊10枚。

以上描述為“標準型”森氏杜鵑的特徵。

森氏杜鵑 三星山(1).jpg
森氏杜鵑 宜蘭 三星山

分布:特有種,所有 玉山杜鵑複合群皆為 台灣特有種。若僅考慮 森氏杜鵑,分布以中、高海拔2000~3300m山區為主要區域。太平山、大雪山、阿里山等森林遊樂區,遊憩區範圍內皆能見到。花期約在4~5月。

森氏杜鵑海拔分布介於 台灣杜鵑與 玉山杜鵑之間,範圍互有重疊,其植株、花朵外形與 臺灣杜鵑(R. formosanum)近似,常被誤認,分辨方式請參考 臺灣杜鵑(Rformosanum)。森氏杜鵑外觀反倒與合併種 玉山杜鵑有明顯差異,但因為兩者間變異有連續性,中間型區隔不易,被視為同一種。

森氏杜鵑 太平山.jpg
森氏杜鵑 宜蘭 太平山

森氏杜鵑種小名中的“MORI”指的是 森丑之助(1877年~1926年),森丑之助在 日治初期即來 台灣。足跡踏遍全島山野,深入原住民部落,收集豐富資料。編寫了《台灣蕃族志》、《台灣蕃族圖譜》等著作,並有著 原住民自治的理念;因為理念與當局悖離,最後以自殺悲劇收場。關於 森丑之助事跡,有興趣可閱讀「遠流出版社」出版的《生蕃行腳》一書。

玉山杜鵑 雪山圈谷.jpg
玉山杜鵑 雪山第一圈谷

Rhododendron pseudochrysanthum Hayata  玉山杜鵑  [杜鵑花科]

特徵:灌木,高1~2m。小枝堅直,被灰或銹色絨毛。葉革質,長2~5cm,寬1.5~3.5 cm,基部圓鈍或略心形,偶漸狹。幼葉下表面常被灰白色絨毛,不久即脫落,葉緣反捲;葉柄扁平,被毛或光滑。花,鐘形,10~20朵頂生成繖房狀,白色,少部份初時粉紅色或黃色再轉白色;雄蕊10枚。

以上描述為“標準型”玉山杜鵑的特徵。

玉山杜鵑 雪山第一圈谷.jpg
玉山杜鵑 雪山第一圈谷

分布:特有種,所有 玉山杜鵑複合群皆為 台灣特有種。若只考慮狹義的 玉山杜鵑,則僅分布於海拔3100m以上的高山地區。廣義的 玉山杜鵑則海拔分布從300~3950m,包括了低、中、高海拔山區,包括 紅星杜鵑(R. rubropunctatum)、森氏杜鵑(R. morii)、玉山杜鵑(R. pseudochrysanthum)甚至 南湖杜鵑(R. Nanhutashan)。

狹義的 玉山杜鵑通常是指 雪山山脈與 玉山山脈森林界限以上,草原、岩隙間所生長的原生杜鵑,是高山低矮、匍匐灌木叢的主要樹種之一。冬季熬過冰封季節,初春蟄伏蓄勢,4~5月抽芽,於5~6月瘋狂綻放,將高山、峰頂粉粧成「杜鵑花園」。

玉山杜鵑 雪山圈谷(1).jpg
玉山杜鵑 雪山第一圈谷

是否注意到,台灣許多原生種 杜鵑花發表者都是“HAYATA”,不只 杜鵑花科(RHODODENDRON),台灣非常多的植物發表者都是這位學者。隨著之後的研究、比對,許多發表的植物因為歸併或同物異名,原學名不再使用;目前後面命名者為“ HAYATA”的學名,大多是一些 台灣特有種類。

這位學者即 早田文藏(1874年~1934年),為 東京帝國大學理學博士,日治時代早期來 台灣,專事負責台灣的植物研究;著有《臺灣植物圖譜》一書,為 台灣植物研究史上之不朽巨著。其所命名的植物,許多都是 森丑之助踏遍各地攜帶回來的。台灣大學實驗林 溪頭入口處,有一棵百年樹齡的 台灣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Hayata),就是 早田文藏手植紀念樹。

杜鵑花科相關種類請點選:杜鵑花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