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家裡都稱「圍爐」,小時候真的會放一盆火爐在餐桌下,吃年夜飯時還得時時注意添加木炭,不能讓它熄滅。搬到公寓後,燒爐火太危險,改以燒木炭有著長長煙囪的火鍋代替;幾年後火鍋改小瓦斯爐,母親覺得這種『爐』已無意義,家裡的年夜飯就不再「圍爐」。
年夜飯的菜色,每個家庭不同,每年家裡一定有 甜粿(福氣)、發粿(發財)、芥菜(長年菜;添壽)、雞肉(起家,成家立業)等等幾樣隱含意義的菜。有魚嗎?那倒不一定,家裡的魚是鰱魚,好年冬會備魚,代表好年連連;歹年冬不會出現魚,老爸說「年年有餘」是 外省人習俗,我們家裡沒有。以往家裡年夜飯不一定有魚,但會有一盤明蝦,一種用蕃茄醬燒煮的明蝦。這道菜是家中年夜飯必定出現的菜色,紅通通的一道菜增加年節氣氛。偶爾家中其他節慶、宴客也會出現;但我從來未曾在任何飯店、餐廳見過這道菜。隨著 母親年邁不再下廚房,這道「醬燒明蝦」從記憶中淡去。
去年某日,到 偉克商人(Trader Vic's Restaurant)用餐,是一家標榜 玻里尼西亞美食的酒吧餐廳。我因為好奇,點了一道南洋風味的茄汁辣醬明蝦,上菜後居然就是家裡那道「醬燒明蝦」,味道一模一樣。喔,有一點差異,它有一點點辣味,家裡的沒有;這一餐不但吃了頓美食,還吃到已淡逝的記憶。回到家問老爸,家裡這道醬燒明蝦怎麼來的,先是回答:「妳媽媽發明的。」,接著說:「我小時候好像就有...。」。老爸是個不吃蝦子的人,所以不曾注意過這道菜;但我在 三伯家也吃過,顯然不是 母親發明的。
不對不對,我曾在 四姑丈請客時吃過這道菜,顯然是 四姑媽煮的,這麼說這道菜是 祖母傳下來的囉?仔細想想,醬燒明蝦使用的材料以蕃茄醬和明蝦為主,顯然不是傳統的 中國菜。是有可能 祖母從娘家(英國籍,請參考:老爸的童年回憶---5.英國皮鞋)帶進來的菜色,之後傳承給 姑媽、伯母及 母親。
今年 母親祭日,姐姐特別回家煮了這道菜,醬燒明蝦的味道再度滿足我的味蕾;這次才記起在家裡後來幾次年夜飯吃的蝦不是 母親煮的,是 老婆煮的,母親也把這道菜傳給女兒及媳婦。年節前,客戶堅持送禮給我,並且要直接送到家裡;老先生的兒子載他到家裡,拿了一大箱明蝦給我。這麼多的明蝦,哪裡消化的了,打電話給 姐姐看她需要嘛,給她10隻。
姐姐見到明蝦,高興的說市場3隻要價500元,還在考慮今年是否煮這道菜,這下子沒問題了。今年這道菜重新在家裡年夜菜中出現,兄弟們見到眼睛都一亮;紅通通的菜色不正是年節最佳寫照;老爸也注意到了,雖然他還是不吃蝦,不過也覺得「圍爐」不該少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