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
這是一個很短的小故事,當時的日本帝國民間物資相當匱乏,尤其是舶來品,老爸兄弟腳上卻永遠都是穿 英國皮鞋,但排行最小的他總是穿著哥哥們穿過,補了又補的皮鞋。這些英國皮鞋都是舅舅們給的,舅舅們哪裡弄來英國皮鞋呢?這要先從祖母的娘家談起,祖母在嫁給祖父前是英國籍,但從祖母身上除了身材高挑皮膚白外,看不出有“洋人”的感覺。原來祖母的爺爺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官員,在馬來亞娶了當地華馬混血女子為妻,落腳馬來亞,之後移居台灣。幾個兒子長大後也跟著跑船,娶了哪裡的女子就落腳哪裡,祖母的父親娶 淡水本地人,也就落腳淡水了。
老爸的外祖父在一次運貨航程遭遇颱風,音訊全無,尋回後一病不起直到過世。幾位舅舅雖然沒跑船,還是習慣台灣馬來亞兩邊跑,手上自然有很多 英國商品,老爸兄弟腳上的英國皮鞋也是這樣來的。
在升中學那一年,三舅到東京來拜訪,手上帶著一雙全新英國男童皮鞋,兄弟們搶著要,結果只有老爸穿得下,鞋子自然成為他的。開學後同學們都訝異他穿的全新英國皮鞋,尤其是到同學家中時,每每當同學母親在玄關整理孩子們脫下的鞋子時,總會拉高嗓門喊,這是誰的英國皮鞋。
老爸每次說起這件事,嘴角都還會微微上揚,我問他是甚麼牌子的?他回答:「我哪知道,只曉得是英國製的。」。
至於我的三位舅公長相,老爸說:大舅在他5~6歲時就過世,沒甚麼印象,只記得比三舅高很多,二舅身材矮小,皮膚黝黑,長得像南洋人,三舅身材魁梧,身高近180皮膚白晢,像洋人。
相關文章:英國皮鞋 (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