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雜記---120.台北老街 大稻程(一)」中提到 大稻埕 媽祖廟「慈聖宮」,這是一座位於老街市北側的廟宇,擁有相對寬敞的廟埕。大稻埕 媽祖宮原本在 艋舺 八甲庄(今 老松國小、柳州街一帶),咸豐3年(1853年)「頂下郊拚」,下郊 同安人敗退,八甲庄焚毀,移居 大稻埕,同時信仰的 媽祖神像也跟著搬過來。根據廟內記載沿革描述,於 同治3年(1864年)建小祠廟,5年(1866年) 先民領袖 林右藻等發起,在稍東處興建 大廟。
同治3~6年(1864~1867年)這段期間,媽祖宮的位置(參考上面地圖),大致上在今 民生西路近底到 民樂街一帶,日治時期老地圖有「媽祖宮口街」、「媽祖宮後街」等標示。明治43年(1910年)開闢(擴寬) 朝陽街(今 民生西路),廟宇遭拆除,於 大正3年(1914年)由 艋舺商人 李萬得發起重建,在今址立廟。媽祖宮遷建是相當經濟、環保的,大量的使用舊廟適用、堪用材料,這座 大正5年(1916年)完工的新廟,依舊保存了許多 同治年間石材;同樣地,民國81年(1992年)再次大幅度改建,一樣再利用 同治、大正年間石材,讓我們可以看到這座廟的“歷史演變”。
首先 三川殿 步口廊的 壁堵就看得到各年代痕跡,中正門[圖1]為 同治5年(1866年)留存石材,對聯『第一門開觀音山拱秀』、『數千艇聚奎府水流煇』,可知 遷建前老廟與今 慈聖宮同樣 座東朝西,面向 淡水河;奎府是文人、墨客口中的 大稻埕,街市繁榮擴大後,東邊的 圓環(今 寧夏路、太原路)在 日治時期稱「下奎府町」。三川殿龍柱[圖2]及 正殿龍柱[圖4],落款年代皆是 同治5年(1866年),也可看出 老廟也頗具規模,至少是完整 二進大廟。天井迴廊三對 付點柱[圖3]為 大正5年(1916年)遷建後 新廟的 石柱,可見規模較 原廟大;石柱上好長一段 木柱才接 樑枋,可知 民國81年(1992年)改建時大幅增高廟體。
若以 民國87年(1998年)第一波古蹟評鑑標準,慈聖宮自然無法擠身古蹟行列,但往後一次次降低門檻的評鑑;可能一堵老牆、一件名匠師作品、幾塊清代古匾、具特殊歷史或時代意義、...諸多理由,老建築要成為 縣(市)定古蹟或 歷史建築並不難;是 廟方無意願或甚麼原因不清楚,慈聖宮並不在名單中。[上圖]三川殿旁兩面牆,非一般 砌法的磚牆,而是 斗砌磚牆以磚塊不同面呈現,這在 台北不常見吧。再說 三川殿正面 石牌樓(各層石堵),遷建前石材續用比例頗高,[圖6]祈求吉慶對賭,以 文官取代傳統 武將造型,且雕工細膩,絕對是上乘作品。
接下來看匾額,三川殿多市 日治、民國的匾,正殿外『仁風溥被』匾,為 光緒10年(1884年)[圖5]的匾;神龕上『海國陽春』匾年代是 同治11年(1872年),兩塊匾都木板拼合,通常這樣款式的匾年代久遠。右護龍天井中有一座 金爐[圖7],一般而言 清時期所建 金爐都很小,隨著民間故事流傳,民眾紙錢越燒越多,寺廟內 金爐也越造越大。這個八角形小巧但頗精緻,可惜顏色塗得有些奇怪。其實一味地只注意舊建築似乎太偏狹了,RC建築只要用心建造,一樣具可看性;三川殿簷角下方 墀頭置案桌,上有獅座[圖8],其實手法也很精巧。
慈聖宮的建築融合了 清代、日治和 民國的元素,這座 媽祖廟除了與絕大多數「民間信仰」廟宇一樣,有著眾多的神明,也一樣有著 陣頭的 七爺、八爺和 千里眼、順風耳 等大仙尪仔[圖9]、[圖10]。迎神廟會抬神轎出巡是重頭戲,從小的記憶,台北市區 大仙尪仔清一色是 七爺、八爺或 高腳爺、矮仔爺,不論 媽祖廟、尪公、王爺廟或是 土地公廟,只要有 陣頭就是 一高一矮ˇ搭配出現;曾幾何時,大仙尪仔開始多元化,媽祖多出 千里眼、順風耳隨行,尪公有了 南雲齊、雷萬春將軍陪伴。別說這些 廟宇 主神與 七爺、八爺有甚麼關係,這就是 老台北的 廟宇文化;如同 中、南部的 廟會,總是有 三太子和 土地公,這是各地方的文化和特色,該給予尊重。
左廂房 三寶殿內有一對 哼哈二將[圖11],其造型為 日本佛寺的 金剛力士;日本的 金剛力士稱為 仁王,一閉嘴、一張嘴,其實也就是 哼哈二將。所有 神像裡我最好奇的就是這對 合和二仙[圖12],已經忘記什麼時候注意到 祂們,有時分開擺兩邊,有時放置一起。既像 神明又似器物,一直搞不清,到底是供膜拜的 神像還是甚麼,終於受不了問了 廟方人員,答曰:『合和二仙』。合和二仙就是 寒山和 拾遺二位 唐代 奇僧,少見於一般 佛、道寺院,多出現在 古書、字畫上頭。前年到 蘇州訪友,遊覽了遠近馳名的 寒山寺,才知寺名得自二位 奇僧。慈聖宮的 合和二仙何時出現?媽祖宮為什麼有兩位 奇僧?我完全不知道,反正心誠則靈。
其他寺廟請連結:寺廟地圖
參考資料:大同區公所 觀光導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