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 虎尾寺.jpg
地址:雲林縣虎尾鎮民生路48號

日治時期 日本佛教來台布教宗派多達八宗十二(十四)派,其中以 曹洞宗與 臨濟宗最為積極,兩宗派藉著拉攏 四大法脈以及 龍山寺、開元寺等重要寺院,爭取廣大的 台灣信眾,旗下寺院多達數百寺。除本土寺院外,以 吸收 日本信眾為主的 布教所也遍及各地,其中 曹洞宗多達卅所以上;部分 布教所因寺務需求或 布教師奔走,升格創建佛寺,成為 本山直轄寺院。

虎尾街區.jpg

曹洞宗由 布教所升格的寺院,部分直接以“地名”當“寺名”,如 新竹禪寺、員林寺、台南禪寺 等,迴異於傳統佛寺名稱。如今這些取 地名的“日產寺院”有些已消失、改名,或是如 員林寺般翻建;僅 虎尾街區裡原 虎尾布教所的「虎尾寺」,雖幾經改建,仍留存著濃濃 日本唐風樣式風格。在屋宇、樓房擁擠的街區中,古色古香的白牆赭瓦建築,獨樹一幟;庭園幽靜、花木扶疏,入內能馬上感受“禪”的意境。

虎尾 虎尾寺(2).jpg

曹洞宗於 大正3年(1914年)在 虎尾設置 布教所,主要 信眾是 大日本製糖會社的 日本人職員,昭和2年(1927年)由 坪井朴龍接任 布教師,在其奔走下多年後,7年(1932年)決議向 會社租地建寺,11年(1936年)5月動土興建,同年9月完工成立寺院。二戰後由 戒淨法師、智妙法師接管[註],初時受戰火波及,僅存 大殿,兩位 尼師勤儉自持、募款購地,再造「虎尾寺」。民國62年(1973年)由 開元寺監院 傳妙法師接任第3任住持,更改為純 尼僧寺院。

虎尾 虎尾寺(1).jpg

民國80年(1991年) 傳妙法師將寺務交給 弟子 純定尼師管理,這段期間翻修院本破損的 大殿,增築左右廂房,並重建 地藏殿、講堂,增設 山門、宮燈,達成今日所見規模。86年(1997年) 傳妙法師、純定法師先後圓寂,續由 純定法師 弟子接任住持。在車水馬龍 虎尾街道中,難得有一處鬧中取靜的 寺院,路過 虎尾時,不妨來此 禮佛沉澱心靈。

[註]光復後 日產寺院多由 官方接管,問題叢生,其中 曹洞宗寺院情況稍好,其在接收前由 台籍住持接手,讓其寺院得以承續法脈。這點在 中和禪寺中第三段有說明,可點寺名連結至該篇參考。

其他寺廟請連結:寺廟地圖

參考資料:虎尾鎮公所 虎尾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