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雜記不限定 時間、地點、事物,只要是值得描述的主題都可能出現在本單元。文章中的照片可能是不同 時間、地點拍攝的,只要與主題有關不顯得突兀就可以。

台北酒廠.jpg
中3、中1廠房及入口廣場

臺北酒廠最早為民營造酒廠,在大正5年(1916年)成立 芳釀株式會社酒造廠,大正11年(1922年) 日本總督府實施專賣制度後,成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酒工廠」,以製造米酒及各種再製酒為主。光復後由國民政府接收,幾經更名最後稱「臺灣省菸酒公賣局臺北第一酒廠」。

酒廠佔地6公頃餘,廠區遼闊分成三大區塊,其中東區因 新生北路高架道路銜接 金山南路而作部分改變,其餘兩區均未大幅變動;因廠房建築古樸風華,市政府於民國92年(2003年)指定為古蹟。 民國79年(1990年)因水污染問題難以克服而遷廠。閒置多年的廠房在 民國86年(1997年)開始有藝術家進駐,因良莠不齊成為治安死角,市政府於是打掉圍牆成為開放空間。民國92年(2003年)由文建會規劃作為「華山創意文化園區」,成為各種 藝術創作的表演場及展覽場地。

華山.png
1.入口廣場。2.目前開放廠區。3.煙囪。4.鐵軌。 地址:台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

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目前僅利用原酒廠東區及中區;東區因臨馬路都市景觀考量優先整建,已完全開放。主體部分的中區外緣立面整修完成後,內面一直閒置著荒廢著,雖已開放但可能有治安上的問題。西區則依舊殘敗頹圮,旁邊還有廢棄物回收廠;目前尚未開放,以圍籬區隔。這裡要完全開放可能還需漫長的等待。

台北酒廠1.jpg

幾次路過都曾拍過一些照片,坦白說沒展覽的期間這裡是有些荒涼。[圖1]酒廠最高建築物---煙囪,有著70幾年歷史的大煙囪;目前台北市區仍舊有少數煙囪存在,但這種悠久歷史的工廠大型煙囪只剩這支。[圖2]東3廠房牆壁塗成土黃色,成為廠區內最特殊的廠房。[圖3]東1廠房為小巧的建築,由入口廣場即可見到,也是公園「洗手間」的位置。我路過會進來裡面都是為了找 洗手間,對於要在部落格寫「台北酒廠」沒什麼動力;數天前經過時意外在園區後方的公園看到這段鐵軌[圖4],判斷是殘留的酒廠小支線。我在「台北市區的鐵枝路」中並未提到這段鐵路,手中的地圖也沒畫上這種工廠小支線,即使知道鐵路沿線的工廠內有運輸鐵軌也無法知悉位置。這短短的殘留軌道將原本由縱貫鐵路分叉出到酒廠的小支線路線勾畫出來,因為這段鐵軌讓我對 台北酒廠產生興趣。

浸信會仁愛堂(台北).jpg
浸信會仁愛堂,地址:台北市八德路一段11號

附帶介紹 台北酒廠旁 八德路上的 浸信會仁愛堂,這間建於 民國43年(1954年)的教會,造型和 台北酒廠的廠房頗類似,在那個艱難的時代能完成實在不容易。是否是利用原有軍方的廠房加以改建的,一直是我從小的疑問。另外這一帶 閒置空地、綠地及市民大道橋下原本為 華山車站的站區,華山站緊鄰 台北站是個純貨運站。華山原名 樺山,地名來自 第一任台灣總督 樺山資紀,這位首任總督短短一年的任期對 台灣沒什麼建樹,只留下「樺山」這個地名。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參考資料:台北市文化局古蹟建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