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U400

EMU400(基隆站).jpg
EMU400 基隆站

我很喜歡搭火車,也收藏火車模型,但我並非火車迷,純粹只是喜歡享受火車在鐵軌上 格的 格的晃的感覺,以及它寬敞的空間。台鐵 1067mm軌距的車輛,從外表看比捷運列車優雅多了。車輛的造型種類也豐富許多。雖然我不曾刻意花時間去追拍火車,但只要有機會就會想拍下它,所以還是有一點火車照片可以貼。台鐵的通勤列車是 民國79年(1990年),因應台鐵都會區捷運化而出現的,貼出來可與 台北捷運的列車做比較。

EMU412 樹林站.jpg
EMU412 樹林站

台鐵的通勤列車是EMU電聯車形式[註],因應短程及高載客需求,車廂設計採多門式。我對各式車輛的樣式並不了解,無法依依細分不同處,最快的方式是用貫通門上製造商的銘板分辨。台鐵通勤列車最早是 1990年前後 南非 UCW公司製造的 EMU400型,4輛一組,其中三車有動力,可3組12輛車廂連結。

EMU410 山佳站.jpg
EMU410 山佳站

[註]EMU:為Electric Multiple Units 的縮寫,即是所謂的電聯車。台鐵早期的 自強號以及目前的通勤列車都屬於EMU。

這款劃時代電聯車初時問題層出不窮,加上其單側僅兩個雙扇門,無法應付大幅增加的乘客。因此 EMU400僅採購一批12組48輛,未繼續增購,目前主要行駛於 台北─基隆。

EMU500

EMU-507(基隆站).jpg
EMU500 基隆站

因應通勤列車需求,很快地 台鐵於 民國82年(1993年)便增購電聯車,新進的一批通勤列車定名為 EMU500型,由 韓國 大宇重工製造,可4組16輛車廂連結。此番增購 台鐵大手筆地訂購86組344輛 ,由於 EMU500大量的加入,台鐵 北、中、南三大都會進入了通勤列車為主的時代,也改了營運方式。台鐵一般客車如 慢車、平快、對號快...等等形式列車逐漸被通勤列車取代,終至消失。

EMU583 斗南站.jpg
EMU583 斗南站

EMU500型目前仍為 台鐵通勤列車主力,其側邊有三個雙扇門,大幅降低了尖峰時間旅客進出時間,廣泛運用在 三大都會區尖峰時間運輸。一般常見的 EMU500列車為一組(4輛)或雙重連(8輛),偶見3重連(12輛)的長列車;本型車最高可達4重連(16輛),運輸量算相當大,1997年底完全取代了昔日的普通車、平快車。

EMU518 八堵站.jpg
EMU518 八堵站

非對號列車在為數眾多的 EMU500取代下,由 普通車、平快車轉為 通勤列車,旅客上下車方便,大幅縮短停靠時間。也因此 台鐵對短程通勤列車更加重視,後續繼續大量採購電聯車,目前台鐵的通勤列車形式還有 EMU600型、EMU700型,這兩款等拍到照片再說囉。

其他車輛介紹請點連結:車輛介紹

參考資料:交通部 臺灣鐵路管理局

                 EDDY鐵道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