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01型 七張站.jpg
七張站

台北捷運高運量系統給人的感覺是日本列車,實際上常看到在跑的還有德國列車,只是車輛的樣子長得實在太像,很難區分誰是誰。淡水線捷運營運之初列車是 日本 川崎重工與其美國子公司合作製造的車輛,白鐵色的車身中間一條藍色線,這是台北捷運列車的基本塗裝,至於幾種列車的外觀,未仔細觀察過,只能等遇到時拍張照片再做比較了。照片所拍的列車剛開始搞錯以是 德國車,比對後才知道是純 日本車,目前營運中的 美日混合車、日本車和 德國車外觀都差不多;美日混合車和 日本車我分不出來,德國車雨刷的部分似乎可分辨出來,這點目前不是很有把握。

淡水線營運初期,因為看慣了台鐵1067mm軌距的車輛,看這種1435mm軌距的車輛,感覺扁扁的、笨笨的。常常搭乘後,偶爾搭台鐵時卻又感覺好窄,人的習慣真的很耐人尋味。捷運高運量列車是三輛一組,兩節馬達車加一節拖車,主線都是採兩組六輛一列,車輛設計每節可搭載368人,每列車可運送2208人,加上3~5分鐘一班次,運輸能力相當驚人。

301型 圓山站.jpg
圓山站

說到台北捷運,規劃初期許多市民並不支持,部份政治人物帶頭反對,動工初期台北市各幹道柔腸寸斷,加上媒體推波助瀾,捷運好似毒瘤般成為市政的負擔。第一次市長民選時,兩位行情看好的在野候選人,競選訴求更是以攻擊捷運為主軸,千方百計的阻止捷運通車。尋求連任的原官派市長,也羅生門般遲遲不敢通車。選戰結束後,新市長將捷運當成自己的政績,喊出一年通一條口號,彷彿忘了選前自己是怎麼批評的。民眾也很健忘,將台北捷運的成功全歸到接收者頭頂上,忘了當初被罵到臭頭的推動者。捷運現象真正反映了「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句諺語。只是,如果心存一點善念,乘涼時不妨感念一下種樹的辛苦。

台北捷運高運量車輛型式請連結:台北捷運---德國西門子 321型341型

其他車輛介紹請點連結:車輛介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