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ycibe henryi Prain 亨利氏伊立基藤 [旋花科]
Erycibe acutifolia Hayata
別稱:伊立基藤、台灣丁公藤、大鐵牛入石(中藥)
特徵:攀緣性灌木,延生可達10~15m小枝圓形,纖細,灰褐色,無毛。葉互生、卵形至近圓形,長5~10cm,寬4.0~5.5cm,薄革質;先端鈍或短尖,略下翻,基部鈍形至圓形;上表面綠色,有光澤,下表面顏色稍淡;側脈約4~6對,全緣;葉柄長1.5~3cm,近無毛或略被微毛。
頂生或腋生圓錐花序,被短柔毛,頂生時長7~8cm,有時超過10cm,腋生時長2~7cm。花萼5裂,裂片革質,卵狀圓形,長約2.5mm,直立,有纖毛。花萼鐘狀,筒部長0.2cm,裂瓣長圓形;花冠白色,長約0.8cm,花瓣5深裂,裂瓣長倒卵形,長約3mm,先端2裂,鈍形或截形;雄蕊短,子房圓柱形,柱頭膨大。漿果橢圓體,長約1.8cm,寬約1.0cm無毛。
分布:九州南部、琉球、台灣。台灣分布於平地、低海至中海拔地區,多出現於灌叢或林緣,蘭嶼亦有分布。花期一般以6~7月為主,果期在秋季。本種通常攀緣於灌木叢頂層,未開時很難辨認,難究其數量多寡,說少見許多山區可遇到,說常見除知道的族群外,並不易遇到。
對我而言,亨利氏伊立基藤(Erycibe henryi)是很難懂的 旋花科(CONVOLVULACEAE)的一員,它的名字難記,亨利氏以後一長串,是“伊立基”或“伊基立”藤,就算這沒搞錯,這個『立』字有“立”、“利”、“莉”、...,寫法,翻譯的嘛,寫哪個字都可以。接著是它的外觀,怎麼看都與 旋花科(CONVOLVULACEAE)牽不上線,尤其與本科主流 牽牛花屬(IPOMOCA)很不像;當然,旋花科(CONVOLVULACEAE)還是有 菟絲子屬(CUSCUTA)、馬蹄金屬(DICHONDRA)等非主流成員存在。
部落格「植物世界」單元很早就寫 旋花科(CONVOLVULACEAE),卻遲遲未介紹 亨利氏伊立基藤(Erycibe henryi),原因是它沒開花時我認不出來;對於自己喜歡的科別,總希望多瞭解後些再寫,所以一直未貼出它。去年在大台北山區發現幾處“疑是”亨利氏伊立基藤(Erycibe henryi)的藤蔓,今年利用開花時節去確認,果然沒認錯,對它雖還是不熟,應該可以介紹它了。
旋花科相關種類請點選:旋花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六卷 鐘詩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