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玉山薔薇 太魯閣國家公園 合歡山.jpg
太魯閣國家公園 合歡山

Rosa morrisonensis Hayata  玉山野薔薇  [薔薇科]

Rosa sericea Lindl. var. morrisonensis (Hayata) Masam.

別稱:玉山薔薇、絹毛薔薇、高山薔薇

玉山薔薇 太魯閣國家公園 合歡山(2).jpg
太魯閣國家公園 合歡山

特徵:灌木或匍匐性灌木,植株高可逾1m;皮孔明顯,皮刺多、成對且長,長度常逾1cm,基部膨大。奇數羽狀複葉,小葉7~13枚,卵形至長橢圓形,長0.6~1.2cm,寬0.5~0.8cm;先端平截,基部銳尖或楔形,前端細鋸齒緣,近基部全緣。托葉約1/2與葉柄合生邊緣細鋸齒狀

玉山薔薇 太魯閣國家公園 合歡山(4).jpg
太魯閣國家公園 合歡山

花頂生,單一,花徑1.8~2.5cm,花序梗及花梗被毛或被腺毛。花萼4,披針形,先端漸尖,全緣;萼片兩面被短柔毛,邊緣疏生腺毛。花瓣4,白色,倒卵形,先端凹;雄蕊多數,花柱合生成蕊柱,密被毛。果實倒卵球形,下垂,徑0.6~0.8cm,成熟時紅色,萼宿存。

玉山薔薇 太魯閣國家公園 合歡山(3).jpg
太魯閣國家公園 合歡山

分布特有種,分布於中部之高海拔地區,海拔通常要3,000公尺以上才出現,生長於草原、灌叢及峭壁,常呈匍匐狀。花期一般在6、7月,果熟期在秋冬之際。

玉山薔薇(R. morrisonensis)分類上有視為獨立種,也有視為 Rosa sericea之變種的說法。Rosa sericea分布於 喜馬拉雅、印度、不丹、緬甸、西藏、中國(華南),原(承;指)名變種 絹毛薔薇(R. sericea var. sericea)小葉下表面被絲狀長柔毛,而 台灣分布之變種 玉山野薔薇(R. sericea var. morrisonensis)則小葉兩面皆無毛,差異很大。

玉山薔薇 太魯閣國家公園 合歡山(1).jpg
太魯閣國家公園 合歡山

近年經過整合,中、高海拔山區的野薔薇大致上併為四種,計有 山薔薇(R. sambucina)、高山薔薇(R. transmorrisonensis)、太魯閣薔薇(小金櫻;R. pricei)和 玉山薔薇(R. morrisonensis)等四種。前三種分辨難度較高,需觀察花朵細部,小葉之大小及排列以及托葉形狀,特徵分辨寫起來冗長,玉山薔薇(R. morrisonensis)外觀與前三種有相當的差異,介紹起來簡單的多。

玉山野薔薇(R. morrisonensis)外觀是低矮或匍匐的直立灌木,枝椏上舉,與另外三種攀緣性灌木常懸垂完全不同;枝幹上的皮刺既長且尖銳,常成對出現;小葉數量多,葉子小,先端平截;花瓣4枚,花柱密被毛;果實下垂,成熟時鮮紅色,萼宿存。本種僅出現於3,000公尺以上高山,從南到北的高山都有分布,北、中部數量較多。

薔薇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薔薇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四卷 鐘詩文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