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日治初年的 堡里時期,新屋庄屬於 竹北二堡所轄133街庄之一,大正9年(1920年) 台灣的行政區域大幅改制,將原 新屋庄及附近 東勢庄(甲頭屋)等20庄設立 新屋庄,隸屬 新竹州 中壢郡管轄。『新屋』地名因為 咸豐4年(1854年) 范姜家族在此建公廳,拓墾先民稱之『新屋』,遂成為地名,逐漸擴展成整個鄉(區)的名稱,由此可知 范姜家族在此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范姜姓氏簡言之即生父及養父之姓所組成的複姓,廣東 海豐 范姓因父親早故,由 姜姓養育,長子繼承『姜』姓,次子繼承『范』姓。次子因感念養父之恩,五個兒子皆改為『范姜』姓氏,因為五兄弟先後皆渡海來台,因此 范姜氏成為 台灣獨有之姓氏。范姜祖屋門額上的「陶渭流芳」,『陶』是指 范姓始祖,帝堯的發祥地;『渭』是 渭水,指 姜姓先祖 姜子牙在 渭水之濱。
范姜老屋群由中正路100巷進入,巷口懸掛「范姜老屋群」木匾。
新屋的中正路在中午以前是市場,人潮、攤販非常擁擠,攤商陽傘、帆布遮擋,100巷懸掛「范姜老屋群」木匾並不明顯。由100巷廊道走入,前方便是到5座老屋的1號「范姜觀音廟」[圖1],是一條龍式的仿古建築,據說保存許多原1號三合院建材。走過『T』字路口,旁邊是2號三合院[圖2],這是一座約在 光緒年間建造的老屋,具記載由 范姜16世祖 開就公所建,主屋卵石牆基加上白牆,很標準的 客家合院,橫屋外側的紅磚牆,牆基及短牆洗石子壁,應是 日治時期增建。
3號三合院[圖3]與 2號三合院相鄰,建造年代與 2號合院相仿,由 范姜16世祖 開望公所建,在老屋群中最為精緻、華麗,維護亦最佳。合院短牆開口在南側,建築物卵石牆基,以紅磚為主,紅磚巧妙砌出裝飾,門額為交趾陶燒製的「陶渭流芳」,屋簷下裝飾精美。經過數棟翻建的樓房後,6號合院[圖4]出現,這也是 光緒年間的老建築,由 范姜15世祖 金傳公所建,建物較為樸實,門額提「陶渭高風」,正身門窗以“書卷”裝飾,顯示 客家人對讀書的重視。
接下來就是8號第五棟老屋的 范姜祖堂,這是老屋群中規模最大的一座,興建年代在 咸豐4年(1854年),『新屋』地名即來自這座祖堂,民國74年(1985年)公告為三級古蹟。明治39年(1906年) 范姜至 廣東 陸豐請來 祖先牌位、香爐、陶缸,至此 范姜全族遷台;明治44年(1911年)增建後堂,供俸祖先牌位,祖堂橫屋並供俸 觀音菩薩及 伯公。每年農曆4/5及8/1舉辦春、秋祭典,盛況時多達二、三千位子第參與,是向心力強大的家族。中正路100巷內另有多座老屋,因在巷弄內,較為隱密,不方便叨擾,所以多次來此皆未紀錄。
部落格「登山–三角點」單元中「桃園.新屋 范姜古厝群 & 甲頭屋莊基石」是第一次到 范姜老屋,那一次1號三合院剛改建,現地還留存許多舊建材。在2、3號合院與居民寒暄,進內埕拍攝老屋,6號合院還歡迎我們入內參觀,8號祖堂管理員也打開鐵門,歡迎進入。近年的幾次不同了,應該是遊客不尊重居民,現在除 祖堂可入內外,其他合院貼出警語;感嘆 台灣好多的民宅老屋,都是遊客素質太差導致排外的,很懷疑「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文宣。
其他城鄉請點選:城鄉地圖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參考資料:文化部 新屋范姜祖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