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4日在 上海 龍華寺巧遇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七十週年紀念展開幕,拍下了這張 法師弟子 豐子愷所繪的遺像,如獲至寶。弘一法師於 民國31年(1942年)10月13日圓寂,通常在前後數天會有紀念法會或音樂會,會場總會響起《春遊》、《早秋》、《西湖》、《送別》、《憶兒時》、《夢》、...等等歌曲,其中以《送別》最讓人熟悉。
《送別》原作是19世紀 美國音樂家 John P. Ordway創作的《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流傳至 日本後由 日本作詞家 犬童球渓以此旋律寫歌詞,發表《旅愁》,傳遍全日本。李叔同留日期間,對這首思鄉歌曲深受感動,填詞發表成《送別》,唱遍全華人地區。如今這首歌在原創作地 美國可能知道的人並不多,但在 日本是家喻戶曉的思鄉歌曲;在 中國及所有 華人地區是經典的離別歌曲,甚至許多人以為是中國民謠。
李叔同與好友 許幻園、張小樓、蔡小香、袁希濂稱「天涯五友」,許幻園在自宅 上海 大南門附近的 「城南草堂」創「城南文社」,李叔同從 天津到 上海後很快地加入「城南文社」,與 許幻園成為摯友。許幻園曾經是 上海新學界領袖人物,宣揚民權思想,提倡移風易俗,宣傳男女婚姻自主。在討伐 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袁氏稱帝下的動盪,許幻園家業蕩然無存,在離開 上海前來向 李叔同告別,李叔同在百感交集中寫下《送別》贈 許幻園,成為 中國經典名曲。
送別 詞:李叔同 曲:John P. Ordway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這首歌旋律美詞句優,認識這首歌是 母親唱給我聽,不過她唱的是日文版。母親小學時是合唱團成員,對於當時 文部省頒布的『女生愛唱歌曲』幾乎都會,其中有三首由 李叔同作詞成為充滿中國風的歌曲。這三首歌我小學時學校都有教,就是《送別》、《憶兒時》和《夢》,前兩首是當時小學合唱比賽常選的歌曲,應該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夢》是我自己很喜歡的一首歌。部落格「點點滴滴」中中既然有「歌曲」單元,繼《憶兒時》後就介紹 弘一法師作品集中最著名的《送別》,同時補上讓 李叔同深受感動,為這首歌譜上中文歌詞的 日文版本。
旅愁 詞:犬童球渓 曲:John P. Ordway
更け行く秋の夜、旅の空の
わびしき思いに、ひとりなやむ。
恋しやふるさと、なつかし父母
夢路にたどるは、故郷の家路。
窓うつ嵐に、夢もやぶれ
はるけき彼方に、心まよう。
恋しやふるさと、なつかし父母
思いに浮かぶは、杜のこず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