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etcreasea purpurea B. K. Boom 紫錦草 [鴨跖草科]
別稱:紫鴨跖草、紫葉鴨跖草、紫竹梅
特徵:多年生草本,植株多呈紫紅、暗紫色或綠色帶深紫色,表面略帶白粉;莖肉植,直立或斜生,多分枝,高20~50cm。葉,互生,線狀披針形,長可達12cm,寬約3cm,全緣;基部抱莖似鞘,先端漸尖或急尖;革質,質地脆易折斷。花,單一,頂生;苞片線狀披針形,革質似葉。花淡紫紅色至粉紅色,花瓣3,卵形;雄蕊6,花絲紫紅色,被毛。
分布:原生於熱帶美洲、墨西哥。園藝栽培引進 台灣,童年記憶很常出現在寺廟庭園、花圃中,也是民宅花盆中的常客。本種目前少見到野生族群,偶爾出現於山區,判斷多為栽培逸出或人為種植個體。
紫錦草常聽到的名稱是 紫鴨跖草或 紫葉鴨跖草,目前多歸為園藝植物看待,部落格以介紹野生植物為主,貼出園藝植物似乎有些兒不搭調。主要是因為個人常將 紫背鴨跖草(Zebrina pendula)與 紫鴨跖草(Setcreasea purpurea)搞混,既然寫出前者,不如將後者一併介紹,增強印象。
鴨跖草科相關種類請點選:鴨跖草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后里國中 莊溪老師植物網頁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