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散花山螞蝗 台北 石碇 烏塗窟.jpg
台北 石碇 烏塗窟

Desmodium diffusum DC.  散花山螞蝗  [豆科/蝶形花亞科]

Desmodium laxiflorum DC. var. formosense Ohwi

Desmodium laxiflorum DC. ssp. parvifolium Ohashi & Chen

別稱:彌散山螞蝗、单序山蚂蝗(中國)

散花山螞蝗 台北 雙溪 平林.jpg
台北 雙溪 平林

特徵: 亞灌木,植株高度30~100cm;枝條匍匐,密佈短毛。單葉或三出葉,葉柄長1~4cm;頂小葉明顯較大,卵形,長4~7cm,側脈7~9對;兩面被毛,先端漸尖至銳形;托葉披針形,長5~6mm。蝶型花,總狀花序,花序梗長可達25cm,疏生單一花朵;花梗3~5mm,花冠紫色,偶白色,徑4~7mm。莢果線形,5~7節,長約3 cm;兩面收縮,各節長橢圓形。

散花山螞蝗 雙溪 平林.jpg
台北 雙溪 平林

分布:原生於熱帶亞洲,包括 印度、錫蘭、尼泊爾、緬甸、泰國、中南半島;中國、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台灣分布於海拔100~1,500山區,喜出現於潮濕、陰暗森林底層,長見於山徑兩旁。花、果期以9~11月為主。

散花山螞蝗 台北 石碇 烏塗窟(1).jpg
台北 石碇 烏塗窟

長久以來 散花山螞蝗(D. diffusum)與 疏花山螞蝗(D. laxiflorum)牽扯不清,究竟該是兩個種呢?亞種呢?或是變種呢?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及 台灣植物誌 II 都視為兩個不同種,這應該是普遍接受的看法。兩者間曾被認為是亞種或變種關係,那必定是非常之像,如何區別它,想必不容易。

純就兩者外觀判斷,以 頂小葉的葉脈數是最簡易的方法,散花山螞蝗葉脈數在9對以下,而 疏花山螞蝗通常是9~12對;也就是說前者葉脈數較少,看起來較“平整”,後者葉子看起來會“複雜”些。另外 散花山螞蝗莢果側邊平整,疏花山螞蝗豆莢上則有條紋狀脈,也是外觀上區別特徵,這點個人未仔細比對過,待有清楚照片再貼上供比對。

豆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豆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