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毛蕊花 宜蘭 太平山.jpg
宜蘭 太平山

Vaccinium japonicum Miq. var. lasiostemon Hayata 毛蕊花  [杜鵑花科]

Hugeria vaccinioides (Levl.) Hara var. lasiostemon (Hayata) Hara

別稱:台灣毛蕊木、毛蕊木、毛蕊越橘

特徵:落葉亞灌木或小灌木,高度30~100cm,多分枝;枝常扁平,明顯具稜,平滑。葉,互生,紙質,卵形橢圓形至橢圓形,長2~4cm;先端漸尖,基部圓至近心形;鋸齒緣,兩面光滑,葉背近灰色;側脈5對,近無柄。花,單生,花梗光滑;花萼4裂,裂片三角形;花長筒形,4深裂,裂片線狀披針形,強烈反捲。漿果卵行至球型,徑0.5cm,成熟時暗紅色。

毛蕊花 宜蘭 太平山(1).jpg
宜蘭 太平山

分布:扁枝越桔(Vaccinium japonicum)分部於 中國、日本、台灣,分為幾個變種;原(承)名變種產於 中國和 日本,中國另有變種 V. japonicum var. sinicum。台灣產 V. japonicum var. lasiostemon為特有變種,植株較小,葉稍狹。

毛蕊木分布於全島中至高海拔地區,中海拔地區出現於林下,高海拔地區則生長於岩壁間,喜半遮蔭環境。本種在部分中海拔山區是常見亞灌木,但很少見其花朵;同一地區數量頗多的植株,通常僅零星個體開花。春至夏季開花,以5~8月較常見。

毛蕊花 台7甲 思源埡口.jpg
台7甲 思源埡口

越橘屬(VACCINIU)是 杜鵑花科(ERICACEAE)中僅次於 杜鵑花屬(RHODODENDRON)的第二大群,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列出9種(含變種),其中 毛蕊木外觀差異大,容易區別;大葉越橘、米飯花產於北部低山區者,依地理位置可判斷出兩種,產於中海拔的族群就易與其他種類混淆。至於許多不常見或稀有種類,由於葉形外觀多變,種與種間長相很近似,除非花、果、葉齊全,否則難以判斷誰是誰。

目前個人在中、高海拔地區拍到的 越橘,純就 簡誌檢索表以葉子辨識,可能包括:米飯花、珍珠花(長尾葉越橘)、鞍馬山越橘、巒大越橘和 大葉越橘、...等多種,沒見到 花、果也很不踏實,判斷錯誤的可能性很高。尋找這些中海拔的 越橘,需長途跋涉甚至爬山涉水,且常只見到花苞或落花的;不僅時間受到排擠,體力負荷也吃力,還是隨性些好,其他的就等哪天拍到花再貼了。

杜鵑花科相關種類請點選:杜鵑花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