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土丁桂 龍洞岬.jpg
東北角海岸 龍洞

Evolvulus alsinoides (L.) L. 土丁桂 [旋花科]

Evolvulus alsinoides L. var. rotundifolius Hayata

Evolvulus alsinoides L. var. oblongus Yeh & Tsai

Evolvulus alsinoides (L.) L. var. decumbens (R. Br.) Ooststr.      

別稱:人字草、毛辣花、銀絲草、蜈蚣草

土丁桂 大肚台地(1).jpg
大肚台地

特徵:多年生草本,全株有柔毛。莖纖細,匍匐或斜生。葉,近無柄,寬卵形、圓形、橢圓形至匙形,長0.7~2.5cm;兩面被毛或上表面無毛,先端盾形或具凸尖。花,腋生,通常單生,輪狀,直徑0.7~1cm;藍紫、淡藍或近白色。果球形,四裂,無毛;種子黑色,光滑。

土丁桂 龍洞.jpg
東北角海岸 龍洞

分布:熱帶東非、馬達加斯加、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中南半島,中國(華南)、琉球、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以及 大洋洲諸島。台灣以 南部較為常見,出現於海邊或低海拔草生地,北部地區則以礁岩海岸為主,中部喜出現於紅土台地。花期主要在5~9月。

土丁桂 大肚台地.jpg
大肚台地

土丁桂分布範圍廣大,從 非洲東部往東延伸到 大洋洲諸島,區分出許多亞種或變種。其中一變種僅產於 琉球、台灣和 菲律賓,稱為 圓葉土丁桂(E. alsinoides var. rotundifolius),葉子長0.7~1.3cm,寬0.6~10cm。璇花科(Convolvulaceae)葉型變化本來就大,本變種及諸多變種早併入 本種(E. alsinoides)中;但因為其外觀更勝一籌,園藝上仍廣泛使用。

土丁桂 東北角海岸 龍洞.jpg
東北角海岸 龍洞

書本裡寫 土丁桂很常見,但對我而言,它一點也不多。北部,它出現在 礁岩海岸的草地上,匍匐性加上體積小,混生於雜草中不易察覺;唯有一朵朵精緻、可愛的藍色小花綻放時,才讓人驚覺,這裡有 土丁桂。或許本種是著名藥草,加上外型可人,種植的人多,野生族群採集壓力大,導致野外不容易見到吧。

土丁桂 東北角海岸 龍洞.jpg
東北角海岸 龍洞

大肚山紅土台地,零星散布著一些族群,多出現在 禾本科高草區或灌木叢邊緣。這些 土丁桂通常花偏向淡紫色,莖、葉細長,被毛也較長;曾經被視為是 狹葉土丁桂(E. alsinoides var. oblongus)或 銀絲草(E. alsinoides L. var. decumbens),這部分待進一步了解後再說。

旋花科相關種類請點選:旋花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