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胎 台北 石碇 烏塗窟.jpg
台北 石碇 烏塗窟

Blumea lanceolaria (Roxb.) Druce 走馬胎  [菊科]

Blumea myriocephala DC.

別稱:千頭艾納香、大葉艾納香、千頭艾、走馬草、雙合劍葉草、黃龍參

走馬胎 台北 石碇.jpg
台北 石碇

特徵:多年生直立草本至亞灌木,植物體高100~250cm或更高。莖中空,有稜,上部分枝,無毛;上部枝葉偶被毛,花軸偶被毛。葉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長可達30cm,寬5~8cm;無毛或僅下表面被疏毛。葉基下延,漸縮為葉柄狀或具葉柄,有耳狀物;先端短漸尖,細或粗齒緣。

走馬胎 台北 烏來.jpg
台北 烏來 加走寮

頭花多數,頂生,排列為金字塔形的圓錐花序;苞片被柔毛,白綠至綠色,有時帶褐色。頭花徑0.6~1.0cm,通常具0.5~1.0cm短柄;總苞圓柱形或筒狀,長0.6~0.8cm,總苞片5~6層,綠白色至綠色或紫褐色。小花皆為筒(管)狀花,黃色;雌花多數,細管狀,長約0.7cm,兩性花少數,長度同雌花。瘦果,矩圓形,具肋線,被短毛,冠毛黃色至褐色。

走馬胎 台北 烏來 加走寮.jpg
台北 烏來 加走寮

分布:巴基斯坦、印度、阿薩姆、孟加拉、斯里蘭卡、安達曼群島,緬甸、中南半島、馬來西亞,以及 中國、海南島,琉球、台灣、菲律賓。台灣分布於低海拔山區,常見於潮溼森林內、溪岸叢林或林緣。花期主要在春季,以4、5月最常見到開花株。

走馬胎 台北 石碇 烏塗窟(1).jpg
台北 石碇烏塗窟,較少見的巨大植株,上部分枝,下部莖木質,無葉;含花序總梗,高度2.5m以上,最上方花朵已達相片頂端。

走馬胎是 中藥、草藥名,本種因為 台灣植物誌、維管束植物簡誌都以『走馬胎』稱之,於是取代 千頭艾納香成為普及名稱。中藥、草藥所稱的『走馬胎』來源似乎頗廣泛,一般以 紫金牛科(MYRSINACEAE)泛 硃砂根藥材為多,本種及 樟科(LAURACEAE)少數種類樹根也稱之;至於這些藥材外觀上是否很像,不認識它無法說明。

走馬胎 台北 金山.jpg
台北 金山

艾納香屬(BLUMEA)中,狹葉艾納香(B. linearis)和本種,都是能長到2.5公尺左右的高大的草本,同樣是 直立、大葉,花序排列為金字塔形圓錐狀,但外觀差異明顯,不至於混淆。狹葉艾納香多出現於道路兩旁、林緣之向陽處,顏色翠綠,雖高大但姿態柔和;走馬胎則是以陰暗潮濕的環境為主,葉面近深綠色,高大粗壯、霸氣十足。

菊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菊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