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二十八星瓢蟲 台北 新店.jpg
台北 新店; 3、4基斑相連,4變斑與基斑一樣清楚的個體

鞘翅目 瓢蟲科 食植性瓢蟲 食植瓢蟲亞科

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 (Fabricius)  茄二十八星瓢蟲

特徵:體長5.3~6.8mm,寬卵形,末端稍尖;體色淡褐色至黃褐色,體背佈滿微細的短毛,光澤不明顯。前胸背板無斑至7個斑,常具4枚較清楚對稱黑斑。翅鞘斑點從14對(28星)到6對斑紋,偶有相連成帶狀斑個體;亦有6對基斑明顯,參雜不明顯變斑個體,斑紋依個體變異相當大。

:大多數 食植瓢蟲翅鞘斑紋依一定模式演變,多數都具6對基斑,外觀近似分辨困擾。茄二十八星瓢蟲6對基斑外有7對變斑共28星,稱 28星標準型,但反倒不常見;較常遇到的為僅6對基斑型,4變斑浮現型,1、4變斑浮現型等等。

茄二十八星瓢蟲 台北 金山.jpg
台北 金山; 標準28星型

分布:主要分布於 南亞、東亞到 澳大利亞,從 西伯利亞、中國、韓國、日本、琉球、台灣、香港、菲律賓、印尼 到 澳大利亞;印度、緬甸、中南半島 到 馬來西亞。主要寄主為 茄科(SOLANACEAE) 、葫蘆科(CUCURBITACEAE)植物,常出現於 泛龍葵類上頭;成蟲、幼蟲同時出現,幼蟲通常躱於葉背,較不易察覺。

一般在泛 龍葵植株上見到的 食植性瓢蟲,大都是 茄二十八星瓢蟲,本種斑紋的變異相當大,較常見型態為12斑、28斑和12基斑外隱約出現幾對變斑個體,變異大判斷上頗為困擾 。

茄二十八星瓢蟲 台北 陽金公路 金山段.jpg
台北 陽金公路 金山段; 12基斑外隱約出現幾對變斑型

本種體型較 茄十二星瓢蟲(H. pusillanima)來得小,且前胸背板斑紋通常較多,可依此區分兩種出現於 茄科植物的 瓢蟲。根據《台灣瓢蟲圖鑑》內容,其相似種尚有 馬鈴薯瓢蟲(H. vigintioctomaculata),但這種 瓢蟲 台灣記錄稀少,暫時不考慮相異處,真的遇上時再說吧。

植物葉片被啃的七零八落,實在有礙觀瞻,如果可能,我會儘量避開。但遇上植食性昆蟲,很難避免這種情形,尤其 龍葵上的 茄二十八星瓢蟲,常常讓整棵 龍葵慘不忍睹。這一篇的第二張照片,成蟲、幼蟲一起啃,讓整片葉子看起來很噁心;如果再次遇到標準28星型個體,葉面又較完整時,再更換了。

補充

食植瓢蟲翅鞘斑點模式.jpg

食植瓢蟲翅鞘斑點模式:黑色1~6基斑,灰色a~h變斑,基斑與變斑會依種類位置稍改變,也會依個體而有變化;斑與斑有時相連成帶狀橫斑,或呈不規則黑色區塊,或大或小,辨識困難。許多食植瓢蟲變斑不明顯或無,尤其 十星瓢蟲屬(EPILACHNA)成員;也有連基斑都不明顯,甚至消失的情形,無法以斑紋判斷,需藉助其特徵或方法鑑定。

瓢蟲相關種類請點選:瓢蟲總科目錄

參考資料:瓢蟲‧瓢蟲 虞國躍著 王效岳審訂

                 台湾瓢虫图鉴 虞國躍著

                 嘎嘎昆蟲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