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接續「69. 卓蘭的老樹 (一) 老庄 茄苳 和 榕樹」,站在 卓坪街 茄苳老樹旁巷子底拱橋上[下圖] 環視周遭;這裡視野還真不錯,可惜今日天氣陰霾,偶還飄些雨絲,照片感覺灰濛濛的。
最左側山坡上是 卓蘭實驗高中,我車子轉進 中正路直行,就是開到學校另一頭山腳下。其實當時只要回頭走 老坑溪旁「河北路」,就能到 軍民廟;路不熟只好繞 中山路、卓坪街,不過因此讓我徒步於田園之中,還多看了 老坑溪旁的 茄苳、榕樹兩棵老樹。
照片中地標位置,請點上面「69. 卓蘭的老樹 (一) 老庄 茄苳 和 榕樹」連結,參考地圖。
這個角度看不見「軍民廟」,剛好被樹叢擋住,但其正後方「昭忠廟」是明顯地標;有居民告訴我「昭忠廟」建好後,「軍民廟」會搬進去。接著是間 佛堂,其四周都是果園。最右側便是 老坑楓香,當下站在拱橋上望著老樹,我懷疑是否就是這棵;資料上胸圍達6.8m,應該是非常之碩大才對。
步下拱橋,順著 老坑溪北岸步道往 楓香老樹前進,幾分鐘後 老坑楓香[圖1]終於出現了。苗栗縣政府標示牌寫著,樹齡200年,樹高18m,樹圍6.8m...;老楓香分為兩主幹[圖2],6.8m是雙幹加總的數據,其規模自然無法與「城鄉雜記---40.陽明山 山仔后百年楓香」粗達6m的樹圍相比擬,有很大的落差感。
老樹樹(胸)徑的測量是取地面算起1.5m處,若是已經分叉,則測量每個枝幹後加總;感覺資料上應該註明是否分為數個枝幹,否則數據常會讓人誤會老樹規模。老坑楓香就是例子,林務局資料上胸徑6.8m排第一,實際上比起胸徑6m的 山仔后楓香小上太多;不過樹木高度應該有增加[圖3],個人判斷有20m以上。
穿越 老坑楓香旁小巷弄接上馬路,頗負盛名的 軍民廟出現了,這是一座規模同 土地公廟大小的小廟。實際上祂應該算是 大墓塚或 萬善祠,廟後立有以 劉少斌將軍為主的數十座墓碑[圖4];這些墓碑籍貫地以 楚南為主,兼有其他省份,為 清末協助「開山撫番」政策派遣來台的 湘軍。
光緒12年(1886年),台灣巡撫 劉銘傳應地方人士所請,派遣 湘軍萬餘民駐紮 卓蘭,協助 林朝棟[註]等地方團練,拓墾及鎮壓 泰雅族;期間因與 原住民衝突及水土不服,傷亡慘重。民國48年(1959年)在附近挖掘出大量 湘軍墓碑,地方人士倡議立廟祭祀,建「軍民廟」;相傳 劉少斌將軍化作「神蛾」顯靈,廟旁另立 神蛾像膜拜。
清末的 湘、淮軍非國家正規軍隊,將士們跟隨的是將領,忠於主帥,其影響造成了 民國以後各地軍閥的形成。清代後期 湘軍、淮軍的足跡,隨著 巡撫 劉銘傳「開山撫番」政策,遍及全 台灣各地;因疾病、戰禍客死異鄉為數眾多,以至於部份地方仍留存著「湘軍」、「楚勇」的墓碑,但立廟者僅 卓蘭 軍民廟。
[註]林朝棟:為 霧峰林家「下厝」成員,中法戰爭時協助 劉銘傳防務 台灣有功,晉升 道員。光緒12年(1886年)出任「開山撫番」中路撫墾軍、事務統領,履履建功;其家族經營 樟腦買賣,成立商號,富甲一方。光緒21年(1895年) 馬關條約後,渡海至 福建興辦團練,卒於 上海。
老樹相關文章請點選:老樹地圖
參考資料: 林務局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 台灣的老樹
苗栗縣政府 文化觀光旅遊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