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羊蹄甲 台北 淡水.jpg
台北 淡水

Bauhinia variegata L. 羊蹄甲 [豆科/蘇木亞科]

別稱:南洋櫻花、印度櫻花、宮粉羊蹄甲、白花洋紫荊

羊蹄甲 台北 淡水.jpg
台北 淡水

特徵:小喬木,高3~6m,幼枝被灰色毛。葉寬卵形至圓形,質地略厚,脈11~13 ,兩面無毛,觸摸有粉感;前端二裂1/4至1/3 ,裂片通常向中肋彎折,先端圓形。花,1~3朵腋生;花瓣5,倒卵形,略為重疊,淺紫紅色或白色。莢果,硬革質,光滑,長20~30 cm;內有種子10~15 枚。

分布:原產於 中國、香港、海南島、中南半島、印度以及 馬來半島 等地。台灣於 日治初期即引進栽培,為常見行道樹,亦為機關、學校、公園廣泛栽植觀花樹種,低海拔山區雜木林偶見零星野生植株。花期通常在春季,通常先落葉後再開花,但有時落葉不明顯。

羊蹄甲 台北市區.jpg
台北市區

羊蹄甲與 洋紫荊、豔紫荊容易混淆,通常 洋紫荊 和 艷紫荊植株較高大,開花時 花、葉並存,花朵聚集於枝條頂端;羊蹄甲則植株較小,落葉後才開花,花散佈於全部枝葉。洋紫荊於秋、冬開花,花瓣細窄;豔紫荊花期較集中於秋、冬季,但春季亦常見零星開花,花瓣略窄至寬;羊蹄甲於春季開花,花瓣較寬。

三種中 羊蹄甲大多為小喬木,洋紫荊與 豔紫荊可長得頗粗壯。樹型,羊蹄甲枝條上揚,洋紫荊枝條明顯下垂,豔紫荊介於兩者之間。葉型,洋紫荊葉子開叉先端略尖,羊蹄甲與 豔紫荊則盾至圓形,在沒開花時可依此判斷。 洋紫荊 和 艷紫荊開花時頗像,怎麼分;花顏色淡,枝條掛著莢果為 洋紫荊,花顏色鮮豔,不結果者為 艷紫荊。

易混淆近似種類請參考:洋紫荊 & 豔紫荊

豆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豆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参卷

                 羊蹄甲、洋紫荊、豔紫荊的分別 楊國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