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7年3月17日
單走 牛灶坑山算迷你路線,如果自行開車到鶯歌逛陶瓷老街,去時或回程可順道一遊。牛灶坑位於鶯歌和山佳間,走114號縣道40K附近轉入往碧龍宮的山路,到停車場停車,直接上到碧龍宮。碧龍宮原稱龜公廟,目前仍在擴建中,廟的前前後後到處建著涼亭[圖4],廟分前後兩部分,從前殿右側走向後殿,可見到後殿走廊接著水泥階梯,階梯落差稍大且有些滑,要小心些,一路走到頂有涼亭一座,涼亭旁的岩石即 龜公山(200m 省政府控制點)[圖1]。繼續走寬大的原始山徑,山徑起伏不大,上上下下不到十分鐘就到 牛灶坑山(243m 土調局圖根點 )[圖2],全程約15分鐘吧。
[圖3]碧龍宮後殿遠眺鶯歌市區,照片中可見到遠方的小山丘,叫 尖山(130m)相傳為 鄭成功部隊草鞋敲打下的泥土堆積而成,所以又稱 草鞋山。這當然是傳說,但尖山又稱 草鞋山的說法傳到後來,秀朗橋畔的 尖山(92m 三等1072號)也有人稱 草鞋山,這也算是傳說吧。
牛灶坑又稱 牛草坑,或許以前這裡很多牛草吧,說到 牛,台灣的牛以 水牛和 黃牛最常見,水牛大還是黃牛大?很多人想了半天也答不出來,看完這個小故事就知道啦。
某日 水牛和黃牛在洗澡(一說偷懶戲水),忽然老虎來了(一說雷公見牠們偷懶發怒),兩“人”趕緊穿上衣服逃開,慌亂中兩“人”穿錯衣服,水牛塊頭大,衣服太緊很難過,遇見黃牛就叫:「換~換~換~(台語)」,黃牛穿著寬鬆的衣服,很舒服當然不換,就回答:「不~不~不(台語)」,所以水牛的肚子都是像皮快繃開般緊緊的,且『換~換~換~』的叫著,而黃牛呢?脖子鬆垮拖著皮『不~不~不~』的叫著。
其他登山紀錄請連結:登山-三角點目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