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頷垂豆 台北 士林 內雙溪
台北 士林 內雙溪

Archidendron lucidum (Benth.) I. Nielsen  頷垂豆  [豆科/含羞草亞科]

Pithecellobium lucidum Benth.

別稱:蛀骨樹、猴耳環、番仔環、頷思豆、雷公鑿(海南)、......

頷垂豆 基隆 大武崙
基隆 大武崙

特徵:喬木,樹高可達10m,樹徑可達15~20cm,樹皮灰褐色;枝條略具攀緣性,小枝被褐毛。葉,二回偶數羽狀複葉,羽葉1~2對,長15~20cm,葉軸細長,常呈下垂狀,每一羽片2~8枚小葉,頂生一對小葉常最大。小葉對生或互生,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6~9cm,寬2~3cm;先端漸尖至短尾狀,基部楔形長略歪斜;上表面綠色略光澤,下表面顏色較淺,有時略帶褐色;葉柄短,被褐色毛。

頷垂豆 台北 士林 芝山岩
台北 士林 芝山岩

花多數,頭狀花序排列成大型圓錐花序,花序被褐色茸;毛頭狀花序球狀,花10~20朵,呈放射狀。花萼筒狀,先端5裂,長約0.2cm;花呈筒狀,花瓣白色,5裂,基部合生,長0.4~0.5cm;雄蕊多數,花絲挺出,花柱與雄蕊同長。莢果革質,長15~20cm,常扭旋呈在種子間略縮縊;成熟時紅褐色,開裂。種子數枚,橢圓狀球形,長1.5~2cm;藍黑色,被白粉,莢果開裂後有絲裝臍帶連結,懸垂於夾緣。

頷垂豆 台北 士林 內雙溪
台北 士林 內雙溪

分布:印度、中南半島、中國(華南)、香港、海南島、琉球、台灣。台灣分布於全島低海拔森林中,多出現於林緣,未見花、果實不易察覺。本種枝葉略帶毒性,果實有毒,可入藥,具採集壓力。花期通常在4~6月,果熟期在8~12月。

頷垂豆 基隆 大武崙
基隆 大武崙

常行走北部低山區,頷垂豆(Archidendron lucidum)不算難見,但花、果並不常見,個人判斷是它有採集壓力,常遭砍伐,甚至整棵砍除消失。數十年前在 台北 士林 芝山岩頂上就發現 頷垂豆,每長到夠大就被從基部砍掉,頂多見到開花,不曾遇到果;在 芝山岩步道整建,行走的人多起來後,終於不再被砍,枝條總算能長到粗壯。許久以前在植物網站貼 頷垂豆,有人短訊問地點,等待果熟去拍“甜甜圈”,才知整棵樹消失,現場已長出 構樹、野桐等先驅樹種苗木。

頷垂豆 台北 士林 芝山岩
台北 士林 芝山岩

頷垂豆(Archidendron lucidum)的花、果、葉及植株照片在我自己的資料夾已超過15年,一直沒介紹它是因為我想拍到“甜甜圈”狀的莢果才貼。每每在果期見到的豆莢,常是成扭旋狀莢果或已經開裂的不成形的“甜甜圈”;部落格開始介紹「豆科植物」後,好幾次想寫它,但總希望有“甜甜圈”狀豆莢再寫,之後就忘了還沒介紹本種。

頷垂豆 基隆 大武崙
基隆 大武崙

常見書本或網路上介紹 頷垂豆,都會擺上一張“甜甜圈”狀莢果,那是挑出來的,它的莢果可不是都呈這種可愛狀。幾週前一個人漫步在 台北近郊山區,走著走著就看到好幾個“甜甜圈”掛在樹上,得來全不費工夫。

豆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豆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四卷 鐘詩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