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ycine max (L.) Merr. ssp. formosana (Hosokawa) Tateishi & Ohashi 台灣大豆 [豆科/蝶形花亞科]
Glycine formosana Hosok.
Glycine ussuriensis Regel & Maack
別稱:臺灣大豆、臺灣野生大豆、野大豆、蔓豆、烏豆
特徵:一年生蔓性草本,莖下部直立,中、上部纏繞,高可達60~100cm,被棕色毛。三出複葉,托葉寬卵形,長0.3~0.7cm;葉柄長0.2~2cm,疏生毛。頂小葉較大,線形至披針形,長3~8cm;側小葉披針形,基部稍寬。小葉先端銳尖,基部鈍圓;脈紋明顯,上下表面通常疏生絲狀糙伏毛。
花,腋生總狀花序,通常著花1~4枚或更多。花萼長0.5cm,2唇形5裂,裂瓣近等長,披針形,被剛毛。花冠桃紅色至紫色,徑0.3~0.4cm;旗瓣近圓形,先端微凹,稍外翻;翼瓣較小,包覆龍骨瓣。莢果線形,長1.5~3cm;密被長絨毛,成熟時開裂。種子長橢圓形,長4.5~4.9mm,黑褐色。
分布:特有亞種,分布於北部平地至低海拔,多出現於平野、荒地、河床高灘地。台灣野生 大豆屬(GLYCINE)植物約有4~5種,其中小葉線形至披針形僅有 台灣大豆(Glycine max ssp. formosana),野外荒地見到三出複葉,小葉披針形的野豆,有可能就是本種,可留意追蹤。花期通常在夏季,以8、9月較盛,果熟期一般在9月底到10月。
台灣大豆(Glycine max ssp. formosana)與糧食作物 大豆(Glycine max ssp. max)是亞種關係。大豆在 中國有數千年栽培歷史,為重要的糧食作物,東北是最大的產區;大豆栽培品種多達上千種,大豆製品種類千百種,有「豆中之王」美稱。台灣大豆因為豆子太小,不符經濟效益,未成為栽培作物。
本種在 台灣的紀錄消失近半世紀,這當中是否早有人知道未公開,或是一直消失中,我不清楚。只知約十年前,網路社團有人貼在 龍潭 三坑生態園區拍到它,造成轟動,當時曾與 老同學前往尋找,雖無所獲,但此地變成偶會到訪的景點。生態園區可連結 三坑老街、太平虹橋,續往下游連接到 大溪、月眉、中庄,形成面的旅遊景點,分段遊山玩水、逛老街,順便接近 大漢溪河床,看看能否找到 台灣大豆。
現在各生態園區、生態步道都有機會見到 台灣大豆,但個人還是偏愛在原生環境遇到它。大漢溪河床尋找這種小型豆子很辛苦,一年生,植株混生於長草叢中,花超小不易觀察,豆莢雖然較花明顯,但成熟期在秋老虎季節。總說一句,憑網路隻字片語找它不容易,一次偶然,在車道邊發現隨手可及的族群,幾年間都在這裡拍。只是今年前往時發現附近在開馬路,不知這一族群還能撐多久。
豆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豆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四卷 鐘詩文
臺灣豆科植物圖鑑 曾彥學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