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 台灣政權更易,往返 日本本土門戶的 基隆,與首府 台北間的交通是最迫切的問題,隨即於1896年展開鐵公路規畫。從 1904年的 臺灣堡圖上,可看到鐵路從 雞籠沿 石硬港(南榮河)右岸南下,過隧道、橋梁到 基隆河南岸的 八堵;公路則是以 清代鐵路改建,從 蚵殼港穿越 獅球嶺隧道到 港口庄,沿基隆河北岸行。
複製自 中研院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日治兩萬分一台灣堡圖(明治版)
鐵公路在 七堵(地圖外)相鄰,由 基隆河南岸 六堵、五堵、茄苳腳、水返腳(汐止)、樟樹灣,分分合合一路到 南港、錫口(松山)進入 台北平原,直通 台北城。注意上面地圖,鐵路的西(左)邊,石硬港左岸另有一條軟面道路,它在 竹子嶺隧道前穿過鐵路,翻越 舫頂迤邐山嶺到 暖暖,暖暖有沿 基隆河南岸的道路通 八堵。另外,地圖上還沒 宜蘭線鐵路,宜蘭線1917年才動工興建。
蓬萊第一洞
大家印象中的縱貫公路是從 基隆到 高雄,基隆南下遇到的第一個隧道是「基隆隧道」,北口上提「蓬萊第一洞」,公車停靠站名稱是「蓬萊第一洞北口」,所以本篇以此為名。寫這篇之前為什麼要提前面兩段?注意 臺灣堡圖的鐵路,它是建築在 石硬港(南榮河)右岸,而下面我自己仿繪 內政部地圖的鐵路是在 石硬港左岸,比對覺得有異,花了點時間上網找資料,所以多寫了前兩段。日治第一代鐵路應該是自繪地圖的「曲水街」,北接向西(左)彎車道,南側現在是南榮路134巷;鐵路與公路平行,但兩者間有落差,尤其在 基隆隧道旁,落差達數層樓,官方建了樓梯銜接。
鐵路何時改道走 石硬港左岸呢,沒查到明確的時間,但應該是 大正10年(1921年)建第二代「竹子嶺隧道」時一併遷移過去的吧;鐵道西移後,原路基改為車道用,即使今日還是可以順著小車道一直走到北端與鐵路會合處附近。文章中一再提到「石硬港」,石硬港是地名也是溪流名稱,早期 基隆人稱流水為『港』,有 石硬港(南榮河)和 蚵殼港(西定河)等;台北人習慣將 基隆河、淡水河畔稱『港墘』,應該是同樣道理。一直以來很納悶這樣的稱呼,直到我去 上海,與老一輩居民談話,他們稱大溝渠是『港』,原來 上海人也有將流水稱為『港』,看來有部分 華人如此吧。
大正5年(1916年)台灣總督府將南北主要道路定名「縱貫道」,並規定路幅標準,平地路基寬14.54公尺,山區寬10.9公尺、橋樑寬5.45公尺以上;辦法制定後,清代開闢的 基隆–枋寮官道部分路段難以擴寬,逐步改道。於 大正8年(1919年)由 臺南–鳳山段先實施,最終的縱貫道 基隆–屏東,全程總計約461.7公里,臺灣第一條具有公路規格的南北縱貫道,才算具體成型。但直到 昭和20年(1945年)戰爭結束時,跨越 濁水溪的橋樑始終未完成,最後這一里路在 民國42年(1953年),政府在美援的資助下完成 西螺大橋,「縱貫道」南北接通,全線完成。
縱貫道在 交通部的編制下,基隆–台北是台5省道,台北–楓港(屏東)為台1省道。基隆–台北的台5公路路線更易過,其中 基隆–八堵這段路從1896年從 蚵殼港穿越 獅球嶺隧道到 八堵,何時改為經 石硬港過 基隆隧道、八堵隧道到 八堵,時間上難確定,但應該很早,畢竟 蚵殼港線太過崎嶇。石硬港線後續依 總督府頒布的路幅標準擴寬,基隆隧道於 大正15年(1926年)完成,由第11任總督 上山滿之進於北口提「蓬萊第一洞」,南口的「大道如砥」據說是先賢 洪以南先生所提,出自於《老子》。
縱貫線在 民國41年(1952年)以前,僅 基隆–台北段、台南–高雄段鋪設柏油路面,45年(1956年)全線完成柏油路面鋪設。民國60年(1971年)省政府研議縱貫線路幅標準,計畫全線擴寬為四線道,開始逐步分段擴寬或,遇城鎮、聚落採外環道繞過,於 民國86年(1997年)全面完工。台5線上 基隆隧道僅是二線道,勢必擴寬隧道,因西側山是低矮,採開山全面剷除,形成陡峭水泥護坡。北上兩車道使用隧道,南下兩車道行駛側邊。
基隆隧道目前為止尚未提報歷史建築,但它本身就是一筆歷史,經過時不妨多看一眼。台5公路交通流量很大,前往隧道須注意自身安全,可利用兩端的紅綠燈號誌,待車輛停駛時拍攝,有機會拍到兩端正面照。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