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來赤箭 桃園 龍潭.jpg
桃園 龍潭

Gastrodia uraiensis T. C. Hsu & C. M. Kuo  烏來赤箭  [蘭科]

別稱:烏來天麻

烏來赤箭 桃園 龍潭(1).jpg
桃園 龍潭

特徵:無葉綠素植物,地下莖紡錘形、橢圓形或細長根莖狀,根部稀少;黃褐色,上有鱗片及根毛狀細胞覆蓋。花序矮小,通常不及5cm,基部3~4節,具管狀模質鞘,苞片卵形。花通常1~5朵,暗紅褐色,花冠筒長0.9~1.3cm,唇瓣外翻,唇盤上有4條不明顯縱脊,與唇瓣先端舌狀部分2條較高之縱脊相連。

烏來赤箭 桃園 龍潭(2).jpg
桃園 龍潭

分布:台灣北部及 九州之 屋久島。本種於2010年由 許天詮老師發表,初發表時分布範圍是 新北 中和到 烏來一帶,海拔100~800公尺濕潤之闊葉林、次生林、柳杉林或 桂竹林內。喜好地被較疏,腐質層身後之環境。照片是「2023 篤蒔花園走春」時拍攝的,位於有整理的 綠竹園內,隨著同伴們陸續發現,有相當多的數量。

「赤箭」是一種中藥,在中藥上稱「天麻」,中國植物志以 天麻屬(GASTRODIA)稱之。《台灣蘭科植物》敘述:『赤箭首見於《神農本章》,天麻則首見於《開保本章》......』,依據名稱先後順序,台灣選擇以 赤箭屬來稱呼 GASTRODIA,應該是較佳的。

習慣上我們以「腐生蘭」來稱呼這群 無葉綠素的 蘭科(ORCHIDACEAE)植物,實際上高等植物並無腐生之實,所以現在多以「無葉綠素蘭」稱之。因為這類蘭花是依賴 菌根菌維生,由 菌根菌獲取養分,因此也有以「真菌異營蘭花」來稱呼它們。

二十幾歲到三十出頭時,曾經著迷於 台灣原生蘭一段時間,與 老同學在中部以北及東部,低、中海拔山區尋找,收集了約60種原生蘭;當然,有些不是自己發現的,是當地居民見到有尋蘭者,拿來兜售或至他們住處挑選。野生蘭並不好種,通常撐不過3~5年,漸漸地我們不再收集,留它在大自然裡,有緣自會遇上。

在當時我們並不知道 赤箭(GASTRODIA)這一群“腐生蘭”,是從 老同學在 內湖淺山竹林內見到 蘭花的蒴果,才注意到它們;但那時我們已經從蘭花的“深淵”爬出來,不想在竹腳下餵蚊子,只拍一些蒴果照片,從不知道種類。《台灣蘭科植物 3》內容描述已發現9種,書中介紹5種,那是1987年時的紀錄;2016年出版的《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二卷》,赤箭屬(GASTRODIA)列出24種,可說是 蘭科(ORCHIDACEAE)中成長最大的一群。

目前陽台上的 台灣原生蘭仍留存10幾種,除少數幾棵是後來撿到落難植株帶回外,絕大多數為種超過25年以上老欉。有的已分成好幾盆,年年盛開,完全適應環境;也有苟延殘喘一直長不好的,只維持基本的“活著”,偶消失一種都讓我好傷心。

蘭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蘭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伍卷

                 中国植物志

                 台灣蘭科植物 3 林讚標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二卷 鐘詩文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