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底貼了「296.淡蘭古道中繼點---雙溪小鎮」後,接著就想介紹 貢寮,貢寮是 淡蘭古道 雙溪以外,另一處重要聚落。昔日 淡蘭古道官道(北線)到 三貂堡的 雙溪庄後,循著 雙溪川(貢寮溪)河谷平原,經 魚行庄、長潭庄、槓子寮庄、下雙溪庄一段較平緩的路程,進入 遠望坑庄後又開始爬升,草嶺古道陡上越過 雪山山脈尾稜進入 噶瑪蘭地界的 頭圍堡 大里簡庄。
大正6年(1917年) 宜蘭線鐵路開闢,這一大段路大致與 淡蘭古道重疊,過 槓子寮後取 田寮洋到海岸 社里(三貂社),再以 草嶺隧道貫穿 雪山山脈尾稜接 宜蘭地界。宜蘭線鐵路在此設置 雙溪、貢寮兩個車站,槓子寮預計有鐵路車站之便,大正9年(1920年) 台灣行政區域大改革,此地12個 堡里時期的庄合併設 貢寮庄,槓子寮成為庄治所在。大正13年(1924年) 貢寮庄停車場(車站)啟用,同日 宜蘭線鐵路全線通車,開啟 槓子寮風光的一頁。
專科時 父親迷戀溪釣,雙溪、貢寮也曾是選項,我陪著 父親搭火車晃呀晃呀來此釣魚;因為路途遙遠,探勘後沒再來此,那是我與 雙溪、貢寮最早的接觸。1997年 小兒子尚在襁褓,讀 幼稚園的 女兒在 貢寮車站發現了一隻近6公分的 扁鍬形蟲,讓我重拾玩蟲的樂趣。2001年「平雙隧道」開通前,由 台北到此地,不論走台2公路、102縣道或平雙產業道路(北38)都要翻山越嶺,除搭火車外交通很不便,2014年台2丙公路全線通車後,這裡已成為我常到訪的地區。
完成「296.淡蘭古道中繼點---雙溪小鎮」後,接著就想介紹 貢寮,才發覺 貢寮車站外觀已大幅改變[圖1],放一張先前的照片供比較[圖2]。今年的冬天北部天無三日晴,前去補拍時已近三月,因為連續寫「台北老街 大稻埕」多篇遊記,就拖到現在。好長一段時間對 貢寮的印象,就是車站一出來,鄉(區)公所[圖3]、警分駐所、消防隊、...等等全都在這條朝陽街上,民宅[圖4]只有靠山邊一側,以及坡地上另有一部分,是一個很小的城鄉。
後來了解到 貢寮聚落是在 貢寮溪南岸,火車站這邊在北岸,因為多股鐵道阻隔一直沒注意到。在公所對面有地下道穿越鐵路 貢寮橋[首圖]銜接 貢寮老街。走入老街[圖5],可以見到經過營造的商店[圖6],幾次來此都非假日,部分店家並沒營業,不知販售的重點是什麼。郵局[圖7]在老街裡,郵局旁商店騎樓下擺的動物圖案,是「里山動物列車」裡的 食蟹獴吧,好可愛。貢寮老街[圖8]整個氣氛營造得很和諧,居民也很親切,就是遊客少了點。
貢寮雖為 貢寮鄉(區)鄉治所在,因為長久以來沒有主要公路通過,人口反倒比 濱海(台2)公路通過的 澳底、福隆、和美、...等聚落來得少。尤其 澳底因為海鮮店林立,人口超越達兩倍以上。台2丙公路通車後,貢寮老街另一頭就連接台2丙,目前新的區公所正興建中,農會、活動中心也駐點到台2丙公路邊,或許日後重心會移過來這邊吧。
其他城鄉請點選:城鄉地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