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美氏紅天牛 桃園 北橫 小烏來(2).jpg
♂蟲 樟葉槭上訪花個體 桃園 北橫 小烏來

鞘翅目 天牛科 天牛亞科 紅天牛族

Purpuricenus(Sternoplistes) temminckii Guerin-Meneville  丁美氏紅天牛

別稱:紅天牛、棗紅天牛

丁美氏紅天牛 桃園 北橫 小烏來(1).jpg
♂蟲 樟葉槭上訪花個體 桃園 北橫 小烏來

特徵:體長12~17mm,體黑色,前胸背板及翅鞘棗紅色。頭部黑色,複眼、觸角黑色;觸角雄蟲末3節超越翅鞘末端,雌蟲則僅末節超越翅鞘末端。前胸背板棗紅色,背側具5枚黑色斑紋,雄蟲常兩側斑點相連,形成兩側呈『8』字形黑斑;前胸背板側緣具明顯刺狀突起,先端尖銳。翅鞘棗紅色,中央具兩道不明顯縱紋。腹面黑色,具光澤。足部黑色,具光澤。

分布:中國(華中、華南)、韓國、日本、台灣及 寮國。台灣分布於北部低至中海拔山區,以 烏來、北橫及 大漢溪流域中上游山區為主。成蟲出現時間以2~5月為主,此時期盛開花樹木如 樟科(LAURACEAE)的 紅楠、大葉楠,槭樹科(ACERACEAE)[註]的 青楓、樟葉槭等樹花上皆有機會見到,族群數量很多。

[註]:槭樹科(ACERACEAE)在近年植物大搬風下併入 無患子科( SAPINDACEAE),成為旗下的 槭(楓)屬(ACER)。

丁美氏紅天牛 桃園 北橫 小烏來.jpg
♀蟲 樟葉槭上訪花個體 桃園 北橫 小烏來

以前到 北橫撈花,蟲網裡最多的天牛就是 丁美氏紅天牛(Purpuricenus(Sternoplistes) temminckii)和 淡黑紅天牛(Pronthema ochraceosignata),自然是全數放掉,再繼續尋找其他樹花。原以為這是一種族群數量龐大的天牛,根據《台灣天牛圖鑑》內的描述,丁美氏紅天牛以前採集紀錄很少,是1998年才突然大量出現。算一算時間,我應該是2000年以後才嘗試撈花,自然就認為牠是數量很多的訪花天牛。

本種被認為是 竹類害蟲,北部橫貫公路 桃園段在1998年突然大量出現,延續至今仍是3、4月份樹花上最強勢的天牛,是否與近年 北橫沿線大面積栽植 桂竹有關?這裡不敢做任何臆測,但那段時間 大漢溪中上游一座座山頭由森林變成桂竹林確是實情,先是見到大面積森林消失,下一趟來時已變成竹林。

樹花上訪花天牛裡不乏體色鮮紅的種類,這其中包括 花天牛族(LEPTURINI)、紅天牛族(PURPURICENINI)、豔天牛族(PYRESTINI)、...等等不同亞科或不同族的種類,論長相 紅天牛族與 豔天牛族較相近,比對圖鑑時易搞混。注意前胸背板形狀可簡單區別,紅天牛族(PURPURICENINI)前胸背板側緣具明顯刺狀突起,豔天牛族(PYRESTINI)前胸背板呈筒狀,可以此特徵區別。

天牛相關種類請點選:天牛總科目錄

參考資料:木生昆蟲博物館叢書 3 新版 台灣的天牛 余清金 等  

                 貓頭鷹出版社 自然珍藏系列 24 台灣天牛圖鑑 周文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