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gea volubilis (L. f.) Benth. 華他卡藤 [蘿藦科/夾竹桃科]
Dregea viridiflora F. Vill
Wattakaka volubilis (L. f.) Benth.
Dregea formosana Yamazaki
別稱:南山藤、台灣南山藤、台灣華他卡藤
特徵:大型纏繞性藤本植物,莖延伸通常4~5m,可超過10m;莖粗壯,圓柱形,具瘤狀突起皮孔,表面灰褐色。葉對生,卵形、寬卵形至近圓形,長8~15cm,寬4~12cm;先端急尖或小突尖,基部圓形或心形;葉表面無毛,略帶光澤,全緣。葉脈淺綠色,清晰,葉柄長2~4cm。
花腋生,十數朵至數十朵,繖形花序,花梗長1.5~2.5cm,排列成半球狀。花萼小,5裂,裂辦卵狀披針形,無毛或被細毛。花冠黃綠色至綠色,徑約0.4~0.6cm;5裂,裂瓣闊卵形、卵形或橢圓形,長0.5~0.8cm,先端鈍。副花冠黃綠色,徑約0.4~0.45cm,裂瓣先端圓。
蓇葖果卵狀披針形,常成對成犄角狀或一直線;長8~10cm,徑最寬處3~3.5cm;新鮮果實表面常有白霜,表面平滑,具多條縱肋,成熟時開裂。種子黃褐色,扁平,卵形至闊卵形,徑0.6~0.7cm;邊緣薄,前緣鈍或有缺刻。具白色絹毛,長4cm,可隨風飄拂。
分布:熱帶亞洲,包括 印度、孟加拉、緬甸、泰國、越南,中國、香港、海南島、台灣、菲律賓、印尼。台灣主要分布於 苗栗(含)以南之中、南部地區,桃園、新竹可見栽植延伸個體。野生植株多出現在原野或林緣,採集壓力極大,屬稀有植物。花期4~9月,同一地區不同植株花期各異,不易掌握。
華他卡藤(Dregea volubilis)名稱念起來彆扭,從學名看不出為什麼有這樣的名稱。追根究柢,其學名曾經使用 Wattakaka volubilis,可知 華他卡是來自屬名 WATTAKAKA,至於 WATTAKAKA據說是 印度某地對這種植物的稱呼。華他卡藤在 印度、孟加拉、緬甸是一種食用植物,在 中國是藥用植物。本種經 學者研究後,改列 南山藤屬(DREGER),本屬台灣僅一種,習慣上依舊將 DREGER稱 華他卡藤屬。
命名者 喬治.邊沁(George Bentham;1800~1884年)是 英國的植物學家,從小喜愛植物,原學習 法律,受 瑞士 博物學家 德堪多(A. P. de Candolle)著作《法國植物》影響,投入植物研究。著作有《British Flora》以及為 大英帝國殖民地編寫 《Flora Hongkongensis》及 《Flora Australiensis》等書籍,描述了超過7,000種的植物,是當時植物研究者普遍使用書籍。
最早對 華他卡藤(Dregea volubilis)的認識是一種產於 恆春半島的 蘿摩科(ASCLEPIADACEAE)[註]的稀有植物,數年前在 苗栗臨海丘陵發現野生植株,異常興奮,之後在他處又找到其他野生植株。本種花期似乎很難掌握,始終沒遇到野生植株盛開期,因為可當作花廊遮蔭植物,又是 淡紋青斑蝶(Tirumala limniace)食草,廣植於各地生態園區,讓它變得不在那麼難見到。
[註]:蘿摩科(ASCLEPIADACEAE)近年與 夾竹桃科(APOCYNACEAE)合併,成為 夾竹桃科下的 蘿藦亞科(ASCLEPIADOIDEAE)。
夾竹桃科相關種類請點選:夾竹桃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六卷 鐘詩文
后里國中 莊溪老師植物網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