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9月5日(六)
今天的行程需長途跋涉,需走台8線(中部橫貫公路)先由 天祥到 大禹嶺超過50公里山區道路,再轉台14甲線(中橫霧社支線)上到 合歡山。前段路頗長,路況蜿蜒、上下起伏,後段不到10公里,但極陡;還是土石路時走過,從 合歡山下 大禹嶺,剎車要提前,要預留滑行空間。行前討論了一下,選幾處景點休息即可,早些上 合歡山,畢竟今天是假日,怕找不到停車位。
新白楊、碧綠神木、大禹嶺
第一個停留點是 約142.5K海拔1,644公尺的 新白楊[圖1],腹地很小,有洗手間,是必須停下來的。第二個停留點是 126K海拔2,150公尺的 碧綠神木,就在迴頭彎上方有停車場,這是 天祥到 大禹嶺的重要景點,一株3,200年的 巒大衫神木[圖2]。尋找和親近大樹一直是我喜愛的活動,台灣中海拔地區有不少神木群或單株神木分布,除幾處已開發區域外,多需長途跋涉,絕大多數是 紅檜巨木。碧綠神木就在公路旁,親臨容易,最重要是祂是目前已公布唯一的 香杉巨木,更顯珍貴。
碧綠神木車道大迴彎處有 碧綠神木小屋[圖4]提供餐飲,有人嚷著要喝咖啡,一夥人全都進去了;老婆咖啡成癮,當然跟進去,我則利用這個空檔,在附近找尋高山植物。離開 碧綠神木後,原定稍停 中橫最高加油站 關原(2374m),因距離 大禹嶺已近,未停車直接到 大禹嶺。大禹嶺[圖3]海拔2,565m,原名 合歡埡口,中橫(台8線)過「合歡山隧道」就離開 花蓮縣境,我們選擇走台14甲,仍留在花蓮縣境內。
小風口、合歡山遊客中心、武嶺
台14甲線就是 中橫霧社支線,從 大禹嶺(2,565m)到 武嶺(3,275m),短短10公里海拔上升達700公尺,顯見這段路相當陡。我們停留的第一站是 合歡山管理中心(3,002m)[圖5],確定已進入高山地帶,停車後猛拍路旁的植物,還稍稍走上管理站旁小山崗。部落格介紹植物以來,首度上高海拔拍野花野草,拍到 巒大當藥、玉山石竹、玉山捲耳,都是熟悉但不曾見過的種類。這兩三年到山林間尋尋覓覓,平均2~3趟才能遇到1種沒拍過的植物,這一趟有近10種是我首拍的野花,高海拔就是不一樣。野花野草的部分,請連結「城鄉雜記---249.孟秋的 合歡山」,內有種類介紹。
第二個停留點是 合歡山遊客中心,此處高山風景優美,先到平台上拍風景[圖6],再拍大合照,在高山美景的陪襯下,每個人的情緒都相當高昂。我們在此簡單的解決午餐,我尋找花草比較重要,一顆茶葉蛋足矣,反正車內有自備乾糧。第三個停留點是海拔3,275m的 武嶺[圖7],為 台灣公路的最高點。這裡是 合歡山主峰和東峰的鞍部[圖8],昔日稱 佐久間峠,紀念「 (一) 布洛灣 山月吊橋 & 白楊步道」中提到的第五任總督 佐久間左馬太,台14甲公路的基礎是由當時的 南投廳長 石橋亨主導開設的「理蕃道路」。
今天的行程就到 武嶺為止,今晚住宿地點是「清境國民賓館」,離開 武嶺時,第一部車一溜煙直奔 清境,後兩部車則在 17.5K附近的 道班房買水果、名產,滿載後才下 清境國民賓館。記得卅幾年前讀 文化時班旅有來 清境,當時是住通舖式木屋,實在無法與現在的國民賓館聯想。晚上一夥人徒步往 小瑞士花園上方「美鳳姐的店」用餐,旁邊就是明天要走的「天空步道」南口。喔,對了,這一晚下了點小雨,是這趟行程唯一遇上的雨。
連帶文章:城鄉雜記---248.碧綠神木
相關文章:太魯閣、合歡山之旅---(一) 布洛灣 山岳吊橋 & 白楊步道
太魯閣、合歡山之旅---(三) 台14甲 清境農場 & 日月潭 向山
參考資料:太魯閣國家公園 新白楊、碧綠神木、大禹嶺
小風口、合歡山、武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