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isia cornudentata Mez ssp. morrisonensis (Hayata) Yuen P. Yang 玉山紫金牛 [紫金牛科/報春花科]
Ardisia morrisonensis Hayata
Ardisia suishaensis Hayata
別稱:萬兩金、腺齒紫金牛、雨傘仔
特徵:常綠小灌木,高約1m或更高;植株通常不分枝,上部具開花枝,長可達15cm以上,具葉片數枚;小枝被銹色多細胞短毛。葉,近革質,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倒披針形;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長7~14cm,寬2~3.5cm;疏鋸齒緣至粗鋸齒緣,鋸齒先端銳尖;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被多細胞短毛。葉柄短,約0.5cm,被銹色短毛。
繖形花序或複繖形花序,花序側生,花序總梗短,通常約0.5cm左右。花通常6~9朵,有時達10數朵;花梗長約1cm,花徑約2cm或更小。花萼5,闊卵形,各片邊緣重疊。花瓣裂片5,卵形,先端尖或鈍;白色,略呈透明狀,上具紫褐色腺點。雄蕊5,花藥狹披針形,先端銳尖,上具紫褐色腺點;雌蕊心皮四至六枚,合生。核果球形至扁球形,徑0.5~0.8cm,具斑點;成熟時鮮紅色,斑點不明顯,花柱常宿存。
分布:Ardisia cornudentata為特有種灌木,通常分布於海拔300~1,500公尺山區,本種目前分為 雨傘仔(A. cornudentata sub. cornudentata)、玉山紫金牛(A. cornudentata sub. morrisonensis)、阿里山紫金牛(A. cornudentata var. stenosepala)三個亞種和變種。雨傘仔侷限於 屏東 大漢山以南,阿里山紫金牛僅分布於 阿里山周邊山區,其餘中低海拔森林見到的皆為 玉山紫金牛。花期通常在4~6月,果熟期在冬季。
台灣已發表的 紫金牛屬(ARDISIA)種類進廿種,除 樹杞(A. sieboldii)、小葉樹杞(A. quinquegona)呈小喬木狀外,大多是小灌木狀,這一群種類多差異細微,讓人頭疼。這群林下小灌木狀的成員,以 玉山紫金牛(A. cornudentata subsp. morrisonensis)最為常見。本種中文名稱雖冠上『玉山』二字,但在低海拔森林內很常見,可能紅通通的果實討喜,博得“萬兩金”之稱,名稱壓過同屬仲間的 百兩金(A. crispa);森林中遇到這一群,紅果、葉緣鋸齒先端尖銳,是本種主要的辨識重點。
Ardisia cornudentata目前區分為兩個亞種一個變種,原(承、指)名亞種 鐵雨傘(A. cornudentata subsp. cornudentata),資料上描述僅分布於 大漢山以南,等於 台灣絕大部分見到的都是 玉山紫金牛。鐵雨傘小枝光滑,可與小枝被銹色毛的 玉山紫金牛分辨,上圖擺在一起差異很明顯。至於僅分布 阿里山周邊的變種 阿里山紫金牛(A. cornudentata var. stenosepala)差異則相當細微,僅以花萼邊原是否重疊來區分;本文第三張圖有花萼近拍照片,可清楚看到 玉山紫金牛花萼裂瓣重疊。
[註]新的分類將 紫金牛科(MYRSINACEAE)整個併入 報春花科(PRIMULACEAE)中,因科別分類變動仍是進行式,部落格目錄暫時不作任何更動。
紫金牛科相關種類請點選:紫金牛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六卷 鐘詩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