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舊稱 澗子壢,『壢』是 客家人對地形的一種稱呼,相當於 閩南人的『湖』,通常指的是較寬廣的凹地,類似“盆地”,但周圍界定不明顯。乾隆50年(1785年)始出現“中壢”這個地名,因其位置位於 淡水廳兩政經核心的中間,也就是今日 新竹和 艋舺(或新莊)兩地的中間。乾隆、嘉慶年間,“中壢”與"澗子壢"兩地名並存,直到 道光以後"澗子壢"之名才逐漸消失於文獻上。
西漢 桓寬作《鹽鐵論》,算是世界最早的經濟類書籍,此書強調「士」、「農」、「工」、「商」階級觀念,影響深遠;千百年來 漢文化對「士」特別推崇,一直到清末民初觀念始終沒變,其中 客家人“敬字”、“惜紙”觀念尤其勝過其他族群。桃園 龍潭 聖蹟亭是現存 台灣規模最大的 敬字亭,中壢是 客家大城,中壢也留存一座相當精緻的 敬字亭。
道光6年(1826年) 中壢地區 閩粵械鬥,居民重新建立 新街,12年(1832年)並設置土牆圍城;隨這 新街的發展,文人、墨客也漸漸遷移至此,於是建造了「聖蹟亭」。這座 聖蹟亭原本坐落在 仁海宮廟埕鄰 新街溪畔,因年久失修,於 昭和7年(1932年)遷建於今日位置。承襲當時的建築風格,成為一座東西方合璧的 聖蹟亭。方形基座,中央立亭,亭身磚造三層,秀以洗石子;底層八角形,中層四方形,上層六邊形,頂設爐狀通風口。
聖蹟亭位於 新街國小邊,臨 延平路,延平路在外環道未開闢前是台1公路縱貫道本線,也就是行經 中壢市區最重要的道路。聖蹟亭旁有一座小巧的 土地公廟「東伯公」,這座 伯公廟是原 新街土城東門的守護廟宇,差不多於同時間與 聖蹟亭移至此處。聖蹟亭與 東伯公所在的範圍已整理成公園,為繁忙的延平路提供一處休閒空間。
如何前往聖蹟亭呢,此處距 仁海宮約50公尺,仁海宮在廟側設置有免費停車場,可由 仁海宮與 聖蹟亭間民宅間小車道進入。仁海宮主祀 天上聖母,創建於 道光6年(1826年),初為 觀音亭,之後自 北港恭迎 媽祖分靈,稱「中壢媽」,為 中壢、平鎮、楊梅等十三庄信仰中心。仁海宮歷經多次改建、增建,目前 三川殿、大殿石柱多為 大正15年(1926年)改建時的作品,是名匠 蔣玉昆作品,其中大殿一對 二十四孝石柱,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