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竹 淨業院(2).jpg
淨業院:新竹市福林里境福街141巷1號;實際位置就在 鐵道路上。

小時候隨 母親回娘家,外婆(新竹阿媽)外出,舅舅說 外婆去 菜堂,算算時間差不多要回家了。“菜堂”在 母親兄弟姊妹口中都稱『鄭厝的菜堂』,是一所私人寺院,在 新竹 北門 鄭氏古厝群北邊一公里多的地方。這間『鄭厝的菜堂』稱為『敬業院』,起初是一間齋堂[註],之後成為一所寺院;整個範圍頗大,外公年幼時曾與 祖母(外高祖母)、姑媽(姑婆)住在這裡。

[齋堂]:不同於佛寺,齋堂 住持、師父一般稱『菜姑』,吃齋、唸佛但未出家,大多也沒剃度,淨業院何時由 齋堂成為 佛寺我不清楚。昭和15年(1940年)遊歷 中國名山大澤的 斌宗法師回台,17年(1942年)在 淨業寺傳授 金剛經,從此常到院弘法、授課,院內 尼師及 菜姑多皈依 斌宗法師,外婆雖非 菜姑,也皈依 法師。

新竹 北區

外公(新竹阿公)原本是 浙江 普陀山 法雨寺的小沙彌,因其 祖母 陳潤與 姊姊 鄭修慧會固定前往 普陀山禮佛,對這位稚齡小沙彌特別疼惜,因緣際會下徵得 法雨寺住持同意,於五歲時收養,成為 外曾祖父次子。外公在 母親小學時即過世,部落格 點點滴滴單元的「母親的娘家」有敘述,這邊不再重複。外高祖母及 姑婆篤信 佛教,於 明治34年(1901年)創建了『淨業院』,幾年後帶回 外公,也是先住這裡,打點妥當後才搬到 北門 春官第居住。依據 母親的說法,淨業院的 觀音菩薩也是從 普陀山請回來的,等於說是 普陀山 法雨寺派下寺院,屬於 禪宗的 臨濟宗法脈。

新竹 淨業院(1).jpg
淨業院正立面

部落格裡介紹的 寺廟分別在「宗教人文」與「城鄉雜記」兩單元中,前者寫傳承、寫典故,後者寫旅遊、寫古蹟。這一篇擺在「宗教人文」中,先來了解 淨業院的傳承,本院 開山祖師是 外高祖母,為 鄭如蘭公之妻 陳潤。鄭如蘭於 光緒15年(1889年)7月,因辦理團練事務有功,由 增生授 候選主事,賞戴花翎,為 北門 鄭家代表人物之一。陳潤法號 根傳,淨業院供俸牌位有 鄭氏及 陳氏兩姓,根傳師收二女,皆隨她吃齋,為第二代的 永善師、永修師。兩位師父再收養女,成為第三代傳承,由 智恭師、智敬師、智度師、智悟師等輪 住持,『智』字輩尼師與 外公、外婆年齡相近,有幾位與 外婆交情頗好。

新竹 淨業院.jpg
前埕及 楊英風雕塑

『智』字輩尼師一樣以收養養女延續傳承,因 淨業院土地屬 鄭氏家族,寺院僅擁有地上物,所需經費由 鄭家提供;隨人事更易,雙方聯繫不再頻繁,加以 鄭家未設置基金,經濟來源倚靠香油錢及 尼師自行籌措。近幾十年來,隨著老一代逐漸凋零,舅舅們與 敬業院互動較少,『鄭厝的菜堂』已成為我記憶中的名詞。目前 淨業院由 寬謙法師擔任 住持,寺院大門寫著「淨業院」及「永修精舍」,精舍有 佛學禪修及講座課程。寬謙法師為 國際知名雕塑大師 楊英風先生三女,因此機緣,寺院前庭有一座 楊大師不鏽鋼雕塑[上圖],從 鐵道路往大門走,遠遠就看到這座雕塑。寬謙法師師承 覺心法師,覺心法師為 斌宗法師高徒,為 新竹 古奇峰 法源講寺第二任住持。

新竹 淨業院(2).jpg

淨業院在 大正11年(1922年)翻修,目前建築物外觀大致保存原樣,前殿(三川殿)中門與傳統民間佛寺一樣有彩繪門神,是 伽藍、韋馱[圖1]。對看堵[圖2][圖3]精緻拼湊的磚牆嵌著泥塑字畫及圖案,對聯落款為「水田逸叟」,此人即為 外曾祖父 鄭拱辰公。鄭樹南譜名安柱,字擎甫,號拱辰,晚年號水田逸叟,為 鄭如蘭公過房長子,日治時期是 北門 鄭氏實力最雄厚的一位;大正12年(1923年)逝世,享年64歲,隨之街頭巷尾傳言接任第四任 新竹城隍,隔年適逢 城隍廟大修,鄭家傾囊捐建。燦景(墀頭)[圖4]有剪粘裝飾,可惜部分修補或損壞,小石獅造型修長,塗成金色。

新竹 淨業院.jpg

前殿與護隆間的過水開方窗,兩側護龍為八角石窗,左側「螭虎團字」較簡潔[圖5],看起來是『福』字,右側的螭虎很多隻,我無法推測是拚成什麼字,是『祿』嗎[最下圖]?大殿鐵門關著,僅能由外窺探,中央是神桌、神龕,兩側各放置著祖先牌位。由兩側可繞到大殿後方,整個後方全是斗砌磚牆[圖6][圖8],工法細膩;後牆的方窗[圖7]以磚塊排成圖案,工法細膩超出一般民宅水準。個人感覺,淨業院大殿後方的磚牆施工水準如同一般廟宇、合院正立面,其正立面施工之細膩,會讓人目瞪口呆,我不會形容,有興趣親自走一趟,欣賞後就會了解。

新竹 淨業院(1).jpg

大門進入正殿右側(面對左邊)另有一宅邸,前埕綠樹茂盛,難窺全貌;由旁邊拱門[圖9]可通宅邸步口廊,可看出年代與主體約是同時期建造的;這棟宅邸原應該是 根傳師及其女兒的居所,當年 外公初來 新竹時,可能也是住在此。大殿左側(大門直對)是「永修精舍」[圖10],為RC新建築,是目前主要活動場所。精舍後方另有一座老建築[圖11],目前為寮房,磚柱、木構,非常典雅。大殿與 精舍間隔著狹長走廊[圖12],配置與 北門鄭氏宅邸「進士第」、「春官第」、「吉利號」一樣,金門傳統民居喜歡採用的格局。

新竹 淨業院(2).jpg
右側八角石窗的「螭虎團字」,是『祿』嗎?

寫這篇 淨業院上網查資料,發現許多對 北門 鄭氏的敘述錯誤,在這裡作簡單更正。金門 浯江鄭氏家族傳至第三代分五大房,四房、五房先渡海來台,定居 後龍。四房有四子,第四子 鄭崇和發跡並遷至 新竹,之後五房亦搬至 新竹。四房子弟以「進士第」為中心,為 母親口中的「外公館」,五房子弟以「徵士第」為核心。鄭崇和有四子,長子 鄭(文理)用鍾是過房子,為 崇和公長兄 崇聰公三子,次子 鄭用錫有「開台進士」稱謂,官位達二品,三子為 鄭(文順)用錦為 通奉大夫,四子 鄭(文靜)用銛為 貢生、奉政大夫。

新竹 張氏節孝坊.jpg
張氏節孝坊

接下來看第五世 鄭用錦公系統,用錦(文順)公妻子 張棗娘29歲守寡,獨自撫養三子 鄭德纘、鄭(德桂)如蘭、鄭德茶,二子 鄭如蘭因功賞戴花翎獲得 同知銜,於 同治10年(1871年)受旌表立 節孝坊[上圖],現存於 水田街巷內。第六世 如蘭公無子,收兩養子,長子 鄭拱辰為過房子,即 外公的父親,次子 鄭神保,台北 中和 圓通寺有其捐贈石刻。第七世 拱辰公收養一子,即長子 鄭肇基,是 華南銀行創辦人之一,收養的次子 鄭大明就是我外祖父,新竹市保甲協會長。鄭肇基兒子 鄭鴻源,即「母親的娘家」中 母親的 堂哥,光復後曾當選 新竹市長;鄭肇基另有 鄭薇郎(未入族譜)、鄭紹棠、鄭宗澤(早夭)、鄭焜仁鄭欽仁等,共六位兒子。鄭大明有三子 鄭重光、鄭祥光、鄭洋光,繼承(過房) 如蘭公兄長 德纘公香火,好像另有延續五世其他房派下香火,我搞不清楚。大舅、三舅旅美,僅 二舅住 台灣,二舅已過世多年。

其他寺廟請連結:寺廟地圖

參考資料: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新竹 鄭利源號 鄭華生口述 鄭烱輝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