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竹北 采田福地.jpg
采田福地:新竹縣竹北市中正西路219巷20號

永曆36年(康熙21年;1682年) 平埔族 北番七社反 明鄭,竹塹社受招撫歸化,由 香山遷往 竹塹。康熙61年(1721年) 鴨母王 朱一貴起事,竹塹社頭目 衛阿貴率近百壯丁援助清廷立功,與 朝廷關係良好。雍正11年(1733年) 淡水同知 徐治民建 竹塹城,社人再遷往 北門外 頭前溪畔,成立 舊社。乾隆14年(1749年) 頭前溪氾濫,遷移至 新社,乾隆23年(1758年)改漢姓建立公祠,分為 錢、廖、衛、潘、三、金、黎等七姓,竹塹社至此完全漢化。竹塹社為 伊能嘉矩分類 道卡斯族中最早漢化的一支,又屢次民變皆協助官府平亂,獲頒 乾隆帝御筆「義勇可嘉」匾。

竹北 采田福地(1).jpg

關於 竹塹社七姓的由來文獻紀載有兩個版本,據《新竹廳志》說法:「乾隆二十三年台灣知府覺羅四明奉命諭歸化熟番剃髮蓄辮,以倣清俗,且用冠履,稱漢姓。而竹塹社人乃名衛、金、錢、廖、三、潘、黎等七姓。」;另據《平埔族調查書》:「竹塹社番因林爽文事件時從軍有功,乃改原三角旗,授與黃色方形旗。於乾隆五十三年倣換漢姓,錢、廖、衛、潘、金、三、黎等七姓。」。竹塹社擁有大片田產租佃予 漢人,由「土目」管理社務,「通事」與官方接觸,七姓各有「房長」,房長的主要職務為幫理社務,差傳公事。日治時期廢大糧戶,族人始沿 鳳山溪、頭前溪中上游開墾 新埔、關西、橫山等地;自此散居在兩溪流域的各鄉鎮,不再採取傳統的集體定居方式,且大多已 客家化。

竹北 新社.jpg

「采田福地」又稱「采田宮」,為 台灣最具規模的 平埔族公祠之一,這座祠廟起自 嘉慶2年(1797年)建立的「新社公館」,為收租課館及祖廟用途,公館中供奉 福神(土地公)及 七姓祖先牌位。咸豐4年(1854年)因閩粵械鬥,新社公館遭到祝融之災,光緒4年(1878年)捐地重建,號「采田福地」;「采田」取自番字,福地是 福德正神廟的稱呼;采田福地亦稱為「新社公館」、「新社番公所」、「番仔祠堂」等。民國74年(1985年) 台閩地區首次古蹟評鑑,指定為三級古蹟,76年(1987年)重修,及今日所見樣貌。建築以一條龍狀三開間,左邊耳房加建護龍成為單身手型式,白牆、黑瓦,屋簷為採燕尾造型。

新竹 竹北 采田福地.jpg
采田福地 文官門神

「采田福地」奉祀 福德正神、至聖先師及 七姓歷代祖先,是全台少數的 原住民祠堂,具特殊重要的歷史地位。這是一座已完全漢化的祠廟,如果沒注意廣場上立的碑坊、告示,會將祂當成是此地的土地公廟,幾次來此都有附近居民前來祭拜,有一次人潮眾多,似乎是七姓子弟祭祖的日子。七姓中 黎(金?)姓在 同治年間斷嗣,牌位上七姓氏並列,由族人共同承祀。依據 學者的報告顯示,竹塹社祭祀時祭拜 門神[上圖] 、富媼(番仔王爺)、土地公、至聖先師、七姓祖先,與漢人的祭祀方式差不多。文獻記在以前 竹塹社保留生豬肉供品的習慣,這點與 漢族不可用生食祭祀祖先差異較大,民國75年(1986年)以後改以熟食祭祀。

新竹.竹北【采田福地】.jpg

大廳中央懸掛「義勇可嘉」匾[圖1],以前祠內一位長者告訴我:『日本時代博覽會借去展覽,之後就沒還了。』,消失的還包括一塊 光緒4年「新社采田公館記」碑,民國76年(1987年)重修時仿製「義勇可嘉」匾重新掛上去,新刻「新社采田公館記」碑立於廣場邊。福神神龕[圖3]上「蕃釐保障」四字,番加艸字頭是 日治時期用法,顯然這座神龕也是有年代的。清代使用的“番”字與 日治使用“蕃”字是對異族的稱呼,應該與 胡、夷、蠻等字同樣,表示我族以外的其他族,與現在帶有戲謔意思是不同的。中堂對聯『竹邑墾荒創業念先人追朔斬荊繩祖武』[圖2],『塹城擴展承基明往事恆懷闢壤詒孫謀』[圖3],發人深省。

平埔族記憶

其他寺廟請連結:寺廟地圖

參考資料: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文化資產導覽

                 竹北市公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