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modium zonatum Miq. 單葉拿身草 [豆科/蝶形花亞科]
Desmodium shimadai Hayata
別稱:长叶山绿豆(中國)、單葉山螞蝗
特徵:直立半灌木,高30~80cm,經單一或分枝,嫩部具細柔毛。葉,單葉,長橢圓披針形,長4~6 cm,寬1.5~2cm,上表面無毛,下表面被毛,先端尾狀銳形;葉柄細,長1~2.5cm,被毛;托葉披針形,約長5mm,宿存。總狀花序,長10~25cm,節間長,每節2~3朵簇生。花萼闊鐘形,裂片長於萼筒。花白色或粉紅色,旗瓣最大,倒卵形,基部漸狹;翼瓣長橢圓形,不甚開展;龍骨瓣彎曲,與翼瓣約等長。莢果線形,長8~12cm,節間收縮;通常4~8節,夾節細長、扁平,密被黃色小鉤毛。
分布:印度、斯里蘭卡、阿薩姆、緬甸、泰國、越南,中國、海南島、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台灣分布於北部和東部低至中海拔山區,多出現於林緣或森林底層,陽光稍透處。花期一般在7~8月,果期在8~9月。
山螞蝗屬(DESMODIUM)種類繁多,台灣已發表種類多達廿餘種,其中有許多種類生長於森林底層透光處,或是陰濕林緣處。這包括另成立新屬的 圓菱葉山螞蝗屬(長柄山螞蝗屬,HYLODESMUM) 琉球山螞蝗(H. laterale)、細梗山螞蝗(H. leptopus)、小山螞蝗(H. podocarpum)、...等等,以及 山螞蝗屬(DESMODIUM)的 散花山螞蝗(D. diffusum)、細葉山螞蝗(D. gracilium)、單葉拿身草(D. zonatum)、...等等;它們植株通常不大,多零星或成小群生長,花梗細長或短,花細小,藏於灌木叢中,是較不易發現的一群。
單葉拿身草(D. zonatum)分布於北部及東部的森林中,個人常行走於北部山區,但卻不曾見過它;或許是它數量不多,也或是我沒注意到,反正就是沒見過。8月中旬走了一趟 花東,第二天行走一小段 瓦拉米古道,瞥見灌叢間有細小的白花搖晃著;細看是 山螞蝗屬(DESMODIUM),當下搞不清是哪一種,葉子是單葉,特徵明顯容易查。於是便拍下花、果、葉等細部,不過該處過於陰暗,加上山風徐徐,照片大多失敗;許多野花一旦見過,就會較容易遇到,相信本種也一樣吧,有新照片再陸續補充。
豆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豆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四卷 鐘詩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