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田代氏乳豆 東北角海岸 鼻頭角.jpg
東北角海岸 鼻頭角

Galactia tashiroi Maxim.  田代氏乳豆  [豆科/蝶形花亞科]

Galactia anisopoda Ohwi

Galactia formosana Matsum.

Galactia tashiroi var. yaeyamensis Ohwi

別稱:琉球乳豆

田代氏乳豆 基隆 和平島.jpg
基隆 和平島

特徵:多年生纏繞性草本。莖細,圓柱形,密被白色柔毛。3出葉,具小托葉,葉紙質或革質;葉柄長1~2.7cm,密被白色柔毛;頂小葉圓形至橢圓形,長寬各1.5~2cm,先端圓或微凹形,基部圓鈍;上表面無毛,下表面密被伏毛;小葉柄長1.5~2cm,被毛,具小托葉。

花腋生,總狀花序腋生,花序短,被毛,花序節點膨大。花萼鐘形,長4~5mm,密被長柔毛;上方2枚癒合,下方3枚中裂,底部一枚最長。蝶形花,花冠粉紅色,旗瓣最大,旗瓣基部具白色或綠色斑;翼瓣狹橢圓倒卵形,龍骨瓣稍長於翼瓣,微彎曲向上。莢果線形,側邊扁,長約3cm,寬0.6~0.7cm。

田代氏乳豆 東北角海岸 鼻頭角(1).jpg
東北角海岸 鼻頭角

分布:琉球、台灣。台灣分布於 恆春半島、東部以及北部海邊、離島,主要出現於岩岸地形之山巒、岬角、草地。花期以6~8月為主,果期約在7~9月。

田代氏乳豆(G. tashiroi)主要分布於恆春半島及東部海岸,另外北部海岸及離島亦為採集熱點,前者與後者外觀上略有差異,前者莖節通常較長,幼時被毛明顯,老莖僅背疏毛;葉通常為革質,綠色至深綠色,被毛較不明顯。後者莖節較短,全株被毛明顯;葉通常是紙質,淡綠色至綠色,被毛明顯,緣毛濃密,讓葉緣看起來呈一白色圈。

田代氏乳豆 東北角海岸 鼻頭角(2).jpg
東北角海岸 鼻頭角

台灣目前已發表的 乳豆屬(GALACTIA)種類歸併整合後有2種即1變種,即 田代氏乳豆(G. tashiroi)以及 細花乳豆(乳豆;G. tenuiflora var. tenuiflora)、毛細花乳豆(台灣乳豆;G. tenuiflora var. villosa)。前二者個人在 東北角海岸皆紀錄過,都是在岩石海岸的岬角或礁岩上發現,田代氏乳豆(G. tashiroi)局部地方數量頗多,細花乳豆(G. tenuiflora var. tenuiflora)則非常零星。由於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檢索表描述 田代氏乳豆(G. tashiroi)頂小葉為圓形,而實際情形本種頂小葉多為橢圓形,所以好長一段時間不敢確定它們的身份。

種小名「TASHIRO」指的是 田代安定(1857~1928年),日本植物學者,1895年隨軍來台,長時間研究 台灣的植物,並引進多種熱帶作物,為 台灣植物先驅學者,著作龐雜,集合成「田代文庫」。1928年病逝於家鄉 鹿兒島,享年73歲,骨灰葬於 台北 三板橋墓地(今 林森公園),由 新渡戶稻造[註]撰文刻碑。台灣以 田代氏命名的植物種類相當多,常聽聞的有 田代氏鐵線蓮(Clematis tashiroi var. tashiroi)、田代氏乳豆(Galactia tashiroi)、田代氏石斑木(Rhaphiolepis indica var. tashiroi)、田代氏大戟(Chamaesyce tashiroi)、田代氏黃芩(Scutellaria tashiroi)、田代氏澤蘭(Eupatorium clematideum)...等等。

[註]:新渡戶稻造(1862~1933年),日本農業學家、教育家、思想家,1899年以 英文著書《武士道》,解釋 日本武士道精神與當時主流思想之同異。1901年任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長,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推廣台灣糖業,被譽為「臺灣糖業之父」,曾經是 日本銀行券舊版五千円券肖像人物。

豆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豆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四卷 鐘詩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