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和平路20號.jpg
桃園大溪和平路20號

很早就想寫大溪的老街,怎麼寫卻十分困擾,台灣各地現存的老街,和平路老街知名度相當高,比老街屋的數量名列前茅;比 巴洛克還是名列前茅,和平路上現存老街屋多達50座以上,半數以上是 巴洛克式建築。大溪另有一條與和平路平行的中山路老街,短短200多公尺的距離,兩旁連棟老街屋多達20餘棟;這條舊稱 新南路的老街,與任何鄉鎮老商店街相較,毫不遜色。

大溪.jpg

喜歡老街屋的同好,來此別忽略了連接和平路和中山路的中央路老街,中央路上尚存的零星老宅,數量也有十幾棟。另外老街區西南緣的 日式建築群陸續修復中,目前 武德殿及附屬建物、藝師館、四連棟已經完成,警分局另一邊的警察首長宿舍也已開放,全部完成後必定成為另一個旅遊重點。學者、文史工作者以及在地人對 大溪做了非常深入地探討及介紹,個人對 大溪的了解是片面的,僅能以遊客的眼光來介紹這裡,內容有誤或門牌號碼弄錯,還請不吝告知。

大溪 和平路前段.jpg
大溪和平路前段14號起

一直以來看 大溪的老街屋有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巨大的山頭、繁瑣的雕飾,出現在僅是單層的房屋頂上;是有些突兀,但也因為如此,給人一種震撼,任誰都會留下深刻印象。日治時期 明治33年(1900年)起開始對各城鎮做一連串的市街改正,大溪於 明治45年(1912年)實施,將 道光(1821~1850年)末年至 咸豐(1851~1861年)年間已成形的聚落街道擴寬,街屋須重建鄰街立面,當時流行的 巴洛克風格便出現了,這就是 大溪的老街僅為平房卻有個繁重山頭的原因。

大溪和平路騎樓,2號起.jpg
大溪和平路雙號邊騎樓,圖為2號起

和平路老街民宅的正立面改建完成於 大正8年(1919年),初完成時有近百戶這種帶有 巴洛克風格或其他式樣的街屋,目前有多達廿棟列入「歷史建築」。這裡所指的“巴洛克風格”是象徵性的,一般而言 台灣民宅的裝飾是隨興,很難歸類是哪種風格或樣式,材料包括剪黏、交趾陶,題材則是隨性發揮。部落格將「和平路老街」分成三篇,這一篇從路口到中央路、月眉通路交會處,照片是多次到 大溪旅遊拍攝,前後時間差超過15年,從老街初整修到現在假日人擠人。

單號邊

大溪和平路29號.jpg
大溪和平路29號

台3線公路 武陵橋北上跨越 大科崁溪(大漢溪)後,道路爬升至 大溪街區,坪頂上五叉路口有一座宮殿式 慈康路橋地標,橫跨康莊路、慈湖路兩條大馬路,右手邊另有一條較窄的的馬路,這條就是和平路。走入內單號邊1至5號[圖1]就是三棟老街屋,紅磚立面為裝飾簡單,其中3號「廣生堂」上嵌著『呂』字,特別喜愛標示堂號或姓氏的老宅,隱含一種傳承的的使命。

大溪 和平路老街(一)(2).jpg

過幾棟樓房後是15號、15-1號[圖4]的「玉寶堂」等兩棟,簡易希臘式三角楣,主廳15號山頭以灰泥繡面,裝飾採傳統吉祥圖案。[圖2]23號也是簡易 希臘式三角楣,未塗上灰泥直接呈現紅磚底,中央嵌「協興」商號,著兩邊女兒牆以紅磚拼湊裝飾。接著是夾在翻新樓房之間的29號「盛源」商號[圖3],以番仔花裝飾,正中央鮑魚上頭有個『江』字[上2圖],兩短牆飾以芼茛葉。29號旁邊數棟已合建為三層樓房,至此已達中央路口。

雙號邊

大溪和平路22號.jpg
大溪和平路22號騎樓望向路口

雙號邊就精彩了,從14號起到22號連著9棟老街屋,且多數山頭雕飾繁複、精緻,24、26號兩棟已翻新為樓房,但留下原本的立面,讓雙號邊這側連著十一山頭可欣賞。14號「新日新」的山頭與上面23號「協興」類似,照片省略。16號「利興」[圖5]矩形的山頭,在整排三角形或圓形山頭中,顯得突出;其上裝飾採西式圖案,毛茛葉、番仔花(西洋花)都列入題材。

大溪 和平路老街(一)(1).jpg

18號是「順益」[圖6]商號,山頭中規中矩,是 台灣各地老街常出現的樣式,三角楣中央嵌著『林』,姓氏、商號一目了然。20號[圖8]上的「Kenko」據說為 荷蘭文,這一棟雕飾的西洋花草很生動,每次到和平老街都會不經意拍它;[首圖]為10幾年拍的20號,當時這裡好多棟老宅的山頭上還長著榕樹、藤蔓,老街氣氛濃厚。接著是22號[圖7]「松茂茶棧」,22號的山頭是以18號山頭基本款再加上立體雕飾,祥獅彩帶、鯉躍龍門全上了山頭,值得駐足細細觀賞。

大溪 和平路前段(1).jpg
大溪和平路24號~

24號[圖9]「永發」也是一座山頭雕飾繁複的建築,圓形山頭頂上立開屏孔雀,中間一個『黃』字,下方一隻肥碩的鰲魚,雕花柱、牡丹花、金(南)瓜、蠟梅環繞店號,一樣是細細觀賞的目標。26號「廣大」及28號「茂發」[圖10]立面後方已合建為樓房,26號為簡易 希臘式三角楣,28號三角楣中央雕塑著 毛茛,對稱十字的四葉中央開著一朵花;西方建築雕塑常出現的 芼茛長什麼樣子?種類繁多、型態各異,色彩豐富,但一般以白色、紫色系為主。

大溪 和平路老街(一).jpg

30號到36號都已改建為樓房,38號「泰源」與40巷「月眉通路」[圖11]是這一段雙號邊僅存老街屋;38號三角楣山頭中雕飾一隻麒麟,兩邊短牆立面各一隻三角蟾蜍,就是“劉海戲蟾”圖裡那隻人見人愛的咬錢蟾蜍。「月眉通路」[圖12]是 大溪老聚落通往 月眉的道路,是一條陡下的小徑;和平路上通道出入口如同隘門,紅磚立面,門楣頂上雕塑“雙獅戲球”,中國風味十足。

大溪和平路40巷「 月眉通路」.jpg
大溪和平路40巷「 月眉通路」

大溪位於 大漢溪右岸的河階台地上,共分為三層,各層落差皆達數十公尺,地勢最高的第三層就稱 三層。第二層為 上、下田心子,細分為兩個高度不同的河階台地,為了符合“三層”這個地名,通常將 上田心子併入 下田心子統稱為第二層;大溪街區就在 下田心子建立,地勢平緩,後山屏障,是極佳的居住環境。第一層稱為 月眉,著名的 李騰芳古厝在其北邊,是主要的農業區。大溪 和平老街(一)就寫到此,老街中段請連結「194.大溪 和平路老街(二)」。

相關文章:194.大溪 和平路老街(二)

                  195.大溪 和平路老街(三)

其他城鄉請點選:城鄉地圖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參考資料:大溪區公所

                 現場導覽看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