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位於 濁水溪分流 東螺溪的高灘沙洲上,因 濁水溪氾濫幾經遷移,歷史上記載著 悅興庄、沙子崙、田中央,其中 田中央即今日的 田中街區所在。部落格不只一次描述學生時代幾次到 芳苑的同學家居住,有一次告訴同學家人計畫去 北斗(Pak-táu)、田中(Tiân-tiong)走走,同學家人先是一愣,會意後笑著說是 寶斗(Pó-táu)、田中央(Tshân-tiong-ng);那時才知兩處地名發音與漢字讀音差異,大正9年(1920年)行政區調整,寶斗、田中央改成 北斗街、田中庄(街),但本地人依舊以老地名稱呼。
田中不僅地理上與 北斗相近,在歷史、人文上更是非常密切,田中的大廟 乾德宮與 北斗大廟 奠安宮也是源於同一座 媽祖廟,兩邊都將創建年代追朔到 悅興街 天后宮。大正9年(1920年) 台灣行政區域大幅調整,田中成了 台中州 員林郡轄下的 田中庄(街),這種作法讓人納悶。比較成立之時的 彰化、員林、北斗三郡,北斗郡面積最大,員林郡人口最多,員林郡因轄了 田中、二水兩庄,人口變成三郡中最多的。倘若兩庄依地緣、人脈併入 北斗郡,那北斗郡人口、面積都遠超過 彰化郡與 員林郡,推測是考慮區域平衡而捨棄人文、歷史脈絡及地緣關係。
員集路是 日治時期 八卦山南段西側平原重要的公路,起自 員林,經 社頭、田中、二水、名間到 集集,光復後隨著省、縣道調整以及新闢公路,員集路被切割成斷斷續續,大致上是 彰化縣境內的141縣道舊線,以及 南投縣境的152縣道和台16線公路部分路段。員集路是 田中街區內主要的南北向道路,分為三段,一段在南端,精華區在二段,大至上在 中州路以北到 乾德宮之間。田中街區的 日治時期老街屋以 員集路和 中州路數量最多,合併幾次拍的照片,可以寫 田中的遊記,這一篇先來看看 員集路,以 乾德宮為起點往南的精華段,這是一條未經修飾,生活機能完整的真正老街。
乾德宮發行的沿革記載創建年代是 康熙36年(1697年),因械鬥自 悅興街遷至 沙仔崙,又因接連的水、火災而遷至 新街(田中央)現址[圖1];何時遷至 田中央年代不可考,現存廟體是 大正8年(1919年)所建,也正式宣告 田中取代 沙仔崙成為此地區核心。乾德宮內 古匾以及大門前一對 石獅[圖4]相傳是 悅興街天后宮古物,中門[圖2]等三座門神於 民國73年(1984年)重新整理,由中部知名繪師 王錫河先生彩繪。乾德宮門神開工、彩繪、裝置門板、開光皆按部就班,是真正的“門神”,步口廊兩端皆設置門神香座[圖3],不同於純裝飾的門神,拍照前先合掌誠心拜一下較佳。
乾德宮臨斗中路、復興路與員集路十字路口,廟前廣場正對就是連棟的老街屋,斗中路1號起至9號連著整排五間店面[圖5],三角窗(角間)是 源瑞益商號,門牌號碼是員集路2段451號,連著數棟老店面。對面單號邊442號有趣了[圖6],正立面山牆上一個“許”字,同宗親的老宅,有特別親切感。許記隔壁雙連棟大宅是 景崧醫院[圖8] ,由 陳錦崧醫師開創,父子三代行醫濟世為人稱頌;陳家祖先為 清代秀才 陳紹年先生,日治時曾任 田中庄長,景崧醫院後方,南北街與 復興路街角的「壽山堂」為 陳氏祖厝。隔著 景崧醫院(診所)新大樓後還是整排的老屋,[圖7]是門牌號碼426號的「仁義堂」秀記商行。
緊接著連著 陳氏的「垂慶堂」[上圖],其中422號的山牆是 田中老街最華麗的立面,雙連棟豪華街屋的一樓嵌著「振德堂商店」店號,422號招牌是「陳威立香鋪」,420號是一間髮廊,女兒牆「垂慶堂」上還刻著隱藏版“田—中”。這種仿巴洛克華麗建築,大多出現在 大正(1912~1926年)中後期,山頭立面配合繁複的中、西式泥塑圖案,即使在老街中還是顯得突出。個人特別喜歡逛這種生活機能形成的老街,總覺得這才是“活”的老街,比觀光化的老街有趣;這種老街人潮相對少了許多,不會人擠人,不過要注意交通安全,汽、機車數量相當多。
續往中州路南行,馬路兩邊全是兩層紅磚街屋,東側雙號[圖9]432、430號是,[圖10]406~410號也是,西側單號[上圖]421~411號連著的也全都是。這種紅磚為主,雙層或三層,屋頂大半為斜頂,前或後有著窄窄的平頂,正立面山頭改為簡易的女兒牆,有騎樓的街屋大量出現在 日治時期市街改正後的城鎮。日治時期建築一些相關書籍將街屋分為 明治型、大正型和 昭和型;其中 大正時期以磚造為主,通常配合著華麗的立面;昭和時期則常為RC建築,牆面以磁磚裝飾。實際上民間的建築是很隨興的,即使市街改正的街道上,簡易、繁複立面交雜,不易區別出所謂的 大正式或 昭和式。
上述簡易裝飾的紅磚街屋究竟屬誰,這種簡易女兒牆,以磚砌成簡單幾何或線條裝飾,一樓為店面,圓拱或方形騎樓;二樓為住家,常開三面方窗或拱窗或方、拱交互,這類街屋,該屬哪種形式?這種樣式的街屋在 金門、廈門、泉州甚至 檳城都有類似的老街屋,且數量相當多,這應該只能稱“洋樓”,而無法歸為何時期吧。這種“洋樓”起於 五口通商,也就是 道光22年(1842年),最初時應該是各洋行蓋的宿舍,漸漸地演變成洋樓街屋,以實用為主,再加諸各地方自己的特色,建造的年代延續很長一段時間。[圖11]371~377號、[圖12]358、356號和[圖13]353號也都是這種洋樓,有些山頭突出,裝飾較華麗;對了,走累了358號的「TEAS原味」剛好可買冰涼飲料。
走到此已達中州路十字路口,中州路上也有許多老街屋,但沒有員集路般密集,避免篇幅過長,另寫一篇「189.田中 中州路老街 與 壽山堂」。越過中州路依舊殘存著老屋,[圖14]員集路2段349號是角間,有著攢尖屋頂,[圖15]337號是員集路2段南段少數的老屋之一,可能是日治晚期或光復初期的作品吧。注意兩棟建築都採用日式黑瓦,不同於北部或客家地區的老街屋用紅瓦;台灣人的習性,北部和客家一向嚴謹,中南部則隨性。即使傳統建築物的合院,前者一直採紅瓦,從 清代經 日治到光復,始終不變;後者 日治時期大量採日本瓦,光復改水泥瓦,建物不斷加入新元素。最後[圖16]291號這棟建築,騎樓下以多扇門板阻隔內外,這是很傳統的老店家,難得此處還見得到。
其他城鄉請點選:城鄉地圖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參考資料:Google部落格 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野地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