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cianthes lysimachioides (Wall.) Bitter 蔓茄 [茄科]
Solanum lysimachioides Wall.
Lycianthes lysimachioides (Wall.) Bitter var. formosana Bitter
別稱:单花红丝线(中國)
特徵:多年生蔓性草本,莖纖細,延伸,被短毛;下部常匍匐,具節,節上生不定根。葉兩型,紙質至膜質,大小不相等或近相等,成對;卵形、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型,具緣毛,側脈4~5對;大型葉長3~8cm,寬2.5~3.5cm,小型葉長2~4.5cm,寬1.2~2.8cm;疏被毛至無毛。
花腋生,通常單朵,下垂;花梗長0.8~1.0cm,疏被短毛。花萼約長7mm,杯狀,萼筒上端平截,裂片10,裂片線形,稍不等長。花冠輪狀,裂瓣5呈星狀,直徑約1.8cm;花瓣白色、粉紅色或淺紫色,披針形,長0.6~1.0cm,寬0.3~0.4cm。漿果,成熟時鮮紅色,球形,先端略尖。
分布:廣泛分布於南亞、東亞到東南亞地區,區分為多個亞種或變種,中國植物志列出7個變種,台灣產2種,計有原(指、承)名變種 单花红丝线(L. lysimachioides var. lysimachioides)和 台湾红丝线(L. lysimachioides var. formosana),兩變種間差異在後者葉子明顯較狹長。台灣植物誌與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將兩變種合併,僅以 蔓茄(L. lysimachioides)表示。
台灣分布於全島低至中海拔闊葉林,低海拔森林零星出現,中海拔雲霧林常見,花朵很常見,但結果率似乎不高,與其他 泛茄屬如 紅絲線屬(LYCIANTHES)和 茄屬(SOLANUM)成員相較,本種果實明顯較少見。花期通常在夏~秋季,果期通常在秋季。
紅絲線屬(LYCIANTHES)原本歸類在 茄科(SOLANACEAE) 茄屬(SOLANUM)中,因萼瓣數量10瓣,與 茄屬(SOLANUM)通常為5瓣有差異,獨立成 紅絲線屬(LYCIANTHES)。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中列出兩種,即 雙花龍葵(L. biflora)與 蔓茄(L. lysimachioides)。兩種都有著 油亮、鮮紅嬌豔可人的小果實。
夏天到中海拔地區不難見到 蔓茄(L. lysimachioides)向下綻放的花朵,它不大也不是很顯眼,藏在林緣下的草地上或灌木叢之間,通常出現在半遮蔭的環境。本種算是常見的 茄科(SOLANACEAE)野花,通常都是零星出現,需稍注意才會發現;常見到零星的花朵,但卻不易見到紅通通果實,是被吃掉或本身就少就不曉得了。
茄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茄科植物目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