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紫花鼠尾草 陽明山國家公園 大屯山麓.jpg
陽明山國家公園 大屯山麓

Salvia japonica Thunb. ex Murray  日本紫花鼠尾草  [唇形科]

Salvia muratae Yamazaki

別稱:南丹蔘、鼠尾草、紫花鼠尾草

日本紫花鼠尾草 陽明山國家公園 大屯山2.jpg
陽明山國家公園 大屯山

特徵:宿根草本,直立,高可達60cm;莖4稜,具溝,疏或密被柔毛。葉,兩面脈上被短毛或疏柔毛,鋸齒緣;基生葉一回或偶二回羽狀複葉,葉柄長7~9cm,小葉7~13枚,頂小葉最大;莖生葉一回羽狀複葉,偶單葉,頂小葉卵形至寬卵形,基部截形至心形。

花,輪狀或圓錐狀花序,排列成伸長之總狀花序;花萼筒狀,長0.2~0.4cm,被短毛。花冠唇形,淡紅色、淡紫色至淡藍色,長1.2cm;花冠筒狀,筒內不具毛環,先端二唇形;上唇橢圓形,下唇較大,3裂,中裂片最大,倒心形,側裂片卵圓形。堅果褐色,橢圓形。

日本紫花鼠尾草 陽明山國家公園 大屯山3.jpg
陽明山國家公園 大屯山

分布:本種僅分布於 中國、日本、台灣,台灣分布於 台北盆地周圍低山區,個人所知,大屯山海拔800公尺以上,有穩定族群。花期通常在夏、秋交接前後。

台灣的 紫花鼠尾草(S. japonica)近似種有3種,早先將它們視為變種關係,分別是 日本紫花鼠尾草(S. japonica var. japonica)、太平紫花鼠尾草(S. japonica var. taipingshanensis)以及 蕨葉紫花鼠尾草(S. japonica var. taipingshanensis f. filicifolia)。前者產於 台北盆地周圍低山區,花徑較大顏色也較鮮艷,後兩者則出現在中、高海拔山區。之後產於中、高海拔的兩變種被獨立出來,認定為 特有種,給了 台灣紫花鼠尾草(S. formosana)的名稱,一樣是兩個變種;也就是 太平紫花鼠尾草更名為 台灣紫花鼠尾草(S. formosana var. formosana),蕨葉紫花鼠尾草學名更改成 S. formosana var. matsudae

日本紫花鼠尾草 陽明山國家公園 101甲公路.jpg
陽明山國家公園 101甲公路

交代完它們之間的關係後,來吐吐苦水。鼠尾草屬(SALVIA) 台灣已發表有10種之多,算是 唇形科(LABIATAE)種類最多的一個 屬(GENUS),其花色變化大,花朵小巧、精緻,為什麼我一直沒寫它,原因是照片太難看。鼠尾草通常長在森林底層半遮蔭處,光暗處對比強烈,我實在不會調整相機的 光圈、快門;除 黃花鼠尾草(S. nipponica var. formosana)外,花通常很小,而且生長處通常有風,很難拍出清晰照片。

另外,本屬植物似乎很受到昆蟲青睞,葉片常被啃得坑坑洞洞,構圖看起來很不舒服;再加上背景通常雜亂,很難選出凸顯主題的圖片。不管啦,這個 屬(GENUS)是 唇形科((LABIATAE)中美麗的一群,總希望能多貼一些,雖然照片很難看,還是硬著頭皮貼吧。待日後拍到較美的照片時,再增貼或更換照片,讓整個頁面美觀些。

唇形科相關種類請點選:唇形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