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中 潭子 潭水亭.jpg
台中 潭子 潭水亭 後棟 大雄寶殿

一般而言,傳統佛教寺廟的門神種類不多,明間中門(主門)不外乎 韋馱、伽藍和 哼哈二將兩組,前者多出現在 佛教寺院山門或三川殿中門,後者則 佛、道寺廟皆可見,除了這兩組門神外,實在也想不出還有哪些組合了。在 台中 潭子 潭水亭後殿,見到完全不一樣的門神造型,顛覆個人的認知,也是 台灣豐富的門神彩繪多一樁。

台中 潭子 潭水亭後殿的門神由繪師 劉應期先生創作,其人一面聽經、吟誦一面彩繪,有人稱他 和尚繪師,作品多出現在南部。後殿一樓 地藏殿 中門門神是 文武判官,雖少見但還判斷得出來,二樓 大雄寶殿中門兩位門神完全顛覆傳統門神角色。這兩位究竟是誰,考慮傳統佛教廟宇的門神都以護法擔綱,常見的中門、明間(主門)兩組門神,其中 韋馱、伽藍的 韋馱是 二十諸天之一,伽藍是複數的 伽藍眾,為搭配 韋馱而單一化;而 哼哈二將是 二十諸天中的 密跡金剛、那羅延金剛演變而來,兩組都是 二十諸天護法之一。

另外佛教廟宇次間門神多為 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也是 二十諸天其中的四位,等於傳統 巖廟、觀音亭、龍山寺等等佛教廟宇都是以 二十諸天當門神。所以將範圍縮小至 二十諸天,對照特徵逐一篩選,其中執持寶幢,作少年狀的是 帝釋天,應該不會有錯,三面八臂作天人狀這位是誰,可傷透腦筋了。我自己認為是 帝釋天和 大梵天,也就是 中國、日本佛寺 二十諸天壁畫為首的兩位諸天,同時在「門神單元」中的 四大天王 (二)徵求看法。幾個月後FB收到短訊,一位 周先生提出另外的看法,討論後我們都同意這兩位是帝釋天與 大自在天。

大自在天原為 婆羅門教的 濕婆神,是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信徒最多影響最大。佛教的傳說 大自在天曾經保護 佛陀,皈依佛教後成為 佛教二十諸天之一,梵音譯作 摩醯首羅。其塑像、圖像常為三目、獠牙上出,八臂,身淺青色。手持三叉戟、弓、寶劍、金剛杵、棍、棒等等法器,以髑髏為瓔珞,頭冠上有二仰月,騎白牛,身邊三條蛇,執白拂之天人形。

帝釋天為 婆羅門教諸神的領袖,在 印度教中被三大神 梵天、濕婆、毗濕奴取代,地位低於三大神。佛教的傳說 帝釋天與 梵天長時間保護 佛陀,皈依佛教後成為 佛教二十諸天之一,住在 忉利天,為三十三天之天主,梵音譯作 因陀羅。其塑像、圖像常為頭戴寶冠,頸掛瓔珞,手持寶幢或三鈷杵,騎白像,作少年帝王像,有諸天及眾眷屬圍繞。

二十諸天有多樣的變化,在 婆羅門教、印度教、漢傳佛教、藏傳佛教、東瀛佛教和 南傳佛教造型皆有不同,同時也有現天人形、憤怒尊等不一樣型態,上述之 大自在天、帝釋天描述是 漢傳、藏傳、東瀛等佛教取共同點。這組門神 大自在天的判斷是以 三目、獠牙上出,三叉戟、弓、寶劍等法器以及身上纏繞的蛇;帝釋天主要取其少年像,頭戴寶冠,手持寶幢而認為是祂。若有不同看法,歡迎參與討論。

門神相關文章請點選:門神系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