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yera kwangtungensis C. L. Tso 花格斑葉蘭 [蘭科]
Goodyera rontabunensis C. Chow
特徵:中小型地生蘭,植株高18~30cm。莖肉質,下部常匍匐,藏於腐植層中,露出部分直立,綠色,高4~8cm,具3~5枚葉。葉卵狀橢圓形,長4.5~6cm,寬1.5~3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表面深綠色,具白色規則斑紋,背面灰绿色;具柄,葉柄長1~2cm,基部抱莖成鞘。
花莖直立,長15~20cm,被短柔毛;總狀花序,花多少偏向一側,著花可達10朵以上。苞片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萼片略等長,卵狀披針形,銳頭;側萼片歪形,長1.2~1.3cm,中部至先端外彎。花瓣多少菱形,近乎銳頭,先端具一長菱形綠斑;與上萼片形成罩狀。唇瓣長約1cm,基部囊狀,內具腺毛;唇瓣前端長喙狀,近銳頭,先端具一小小的長綠斑。
分布:廣東、台灣。本種在 台灣海拔700~2800公尺之中海拔山區廣泛分布,中、北部數量較多,主要出現於森林底層透光處或林緣,稜線兩旁亦有機會見到。花期以5~6月以及9~11月為主。
台灣已發表 斑葉蘭屬(GOODYERA)的成員有廿種,植株從小型到中大型都有,花朵通常偏小、半張,色澤也不醒目。若非冠上 蘭花(ORCHID)頭銜,以其長相關注的人會很少,不過“蘭科(ORCHIDACEAE)”的愛好者,通常無法抗拒“蘭”的魅力,斑葉蘭(GOODYERA)的花訊還是能引發一股追逐熱潮。
花格斑葉蘭(G. kwangtungensis)比較不樣,葉子具白色格狀斑紋,頗具觀葉價值;開花時更美,如一群張翅的小白鳥飛翔,非常優美。本種側萼片歪形,中部起外彎,如鳥張翅;加上其花瓣與上萼片形成罩狀,花幾乎偏同一側,整體看似展翅白鳥成列飛翔,乍看讓人驚豔。
蘭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蘭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伍卷
台灣蘭科植物 2 林讚標
台灣野生蘭(下冊) 鐘詩文